大漢溪左岸新自行車道 騎賞後村堰
大漢溪左岸新闢4公里長的自行車道,荒煙蔓草變成一大片騎乘空間及人行步道,還可欣賞後村堰的水利設施。(記者張安蕎攝)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單車族又有新路線挑戰了!水利局在大漢溪左岸新闢四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可由柑園大橋橋下騎至三鶯二橋,車道與荒廢已久的後村堰連接,可近距離欣賞河床沖刷的壯觀美景,預料將成為樹林與鶯歌區遊憩、休閒新據點。
由柑園大橋至三鶯二橋 總長4公里
近日完工啟用的新支線,由柑園大橋起至三鶯二橋止,路線位於低灘處,較主線更靠近水岸,總長約四公里,雙向車道寬度為三公尺,並利用引道及彎道增加路線變化及騎乘樂趣,暢通無阻的車道,無須閃避人、車,能讓自行車維持一定的轉速,藉此訓練心肺功能與腳力。
行經大漢溪左岸十六.六公里處,可看到台灣自來水公司於民國六十七年興建的後村堰,民國九十年前堰體還未被颱風沖毀前,這裡的集水區是水上活動的重要地點,民眾在此玩風帆、獨木舟、水上摩托車,舉辦龍舟比賽等,每當夕陽西下,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至今仍讓不少在地居民津津樂道。
後村堰雖已荒廢 美景依舊吸引人
如今的後村堰雖已荒廢,但自行車道闢建後,堰體旁的荒煙蔓草,變成一大片騎乘空間,可欣賞當時的水閘門,另外還有人行步道與堰體相通,若天氣不錯,可站在堰體上,欣賞積水倒映著藍天白雲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水利局河川工程科長鍾泰榮表示,新闢的自行車道與步道約花費一千九百萬元經費興建,另外也斥資約一千七百萬元,在後村堰上游灘地,闢建入口廣場、照明系統、六十八個停車格等,除了單車,民眾也可利用汽、機車到此遊玩、賞景。
水利局在大漢溪左岸新闢4公里長的自行車道,可由柑園大橋橋下騎至三鶯二橋,並利用引道及彎道增加路線變化及騎乘樂趣。(水利局提供)
-
中小學生單車環島 最小僅8歲
-
單車高速闖路口 下一秒飛出重摔...
-
大漢溪左岸新闢自行車道 後村堰美景一覽無遺
-
老翁騎單車突轉彎 小黃撞上送醫不治
-
4條部落單車輕旅行 領略東海岸之美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