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見!屏東車城福安宮 遭外來種「家麻雀」入侵繁衍

「家麻雀」出現在屏東,頭上的「灰頭髮」是最為明顯特徵。(記者陳彥廷攝)
首次上稿 00:00
更新時間 08:04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的建物一角,被眼尖鳥友發現約有20隻擁有「灰頭髮」的麻雀(家麻雀),在百頁窗上築了11個窩巢,由於屬外來物種,林業保育署委託屏東縣政府移除,經過近1個月埋伏觀察捕捉,順利移除1公8母11巢及4雛鳥。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指出,由於這是台灣首度發現繁衍的家麻雀族群,因此趁族群量還未放大前儘速移除。
屏縣府強調,家麻雀雖較台灣本土的樹麻雀體型略大,但在鳥類中體型仍是較小,羽色也有些差異,但最主要不同就是家麻雀頭頂那株「灰頭髮」,不過,麻雀整體的體型小,不仔細看就會誤以為是台灣本土的樹麻雀,由於目前仍有數隻成鳥甚至雛鳥可能為「逃逸」狀態,呼籲鳥友未來「賞鳥」連「麻雀」都要煩請稍加注意,而民眾若有目擊「灰頭髮」麻雀,也請務必通報,不讓外來種範圍擴大。
麻雀屬的鳥類是常見鳥類,全世界有部分地區有以麻雀主題的兒歌,顯見麻雀屬物種分布廣泛,但縱使如此,雖然「家麻雀」聽起來無害,但對已逐漸稀少的本土種「樹麻雀」而言,因食性與習性相近,恐將排擠「樹麻雀」生存空間。
屏東分署指出,家麻雀是全球的廣泛入侵物種,在此之前台灣僅零星回報,但在4月底時中華鳥會突然通報,不僅在車城福安宮發現家麻雀蹤跡,且還具有繁殖跡象及成對個體與雛鳥,研判為全台灣首個被通報已出現繁衍成群的案件,強調,目前對這種方興未艾的外來種處理原則,就是積極在發現的第一時間移除,避免族群擴張,盼消減野外繁殖擴散可能。
屏東分署原欲啟動消減埃及聖䴉野外族群的獵人移除團隊進入,但考量當地信徒、遊客如織,若以高動能工具移除恐引來不必要的騷動,經過屏縣府及屏東鳥會評估後,改以霧網張網捕捉,在經過約1個月左右埋伏、觀察後陸續執行,一共捕捉移除1公8母11巢及4雛鳥。
屏東縣政府指出,當初聽聞要移除「麻雀」時也有點驚訝,但了解「家麻雀」為外來種,因此趁早處理仍為上策,由於家麻雀非屬長途遷徙的鳥類,台灣周遭亦無分布,迷鳥機率極低,又大多的麻雀屬為1夫1妻制,若是不慎被「船隻偷渡」來台卻還剛好成對繁衍,實在是太過巧合,將持續釐清來源。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建物一角,出現「家麻雀」窩巢,趁族群量還未放大前移除 。(記者陳彥廷攝)
「家麻雀」在百頁窗上築了11個窩巢。(記者陳彥廷攝)
-
保護稻穀農民驅鳥戰術盡出 稻草人已經不再是選項
-
獨家》毒殺?虐殺? 竹縣竹北出現至少70多隻麻雀暴斃
-
高科實中、雙語國際學校設立 橋新特區吸引科技新貴
-
彰化外來種白尾八哥滿天飛 專家李志穎曝:本土八哥恐剩不到千隻
-
春耕麻雀電線桿捕食引話題 台電:未變成鳥仔巴訣竅在這裡!
-
京站寵女王抗通膨 B1+2F改裝出清 萬樣商品3折起
-
直擊影片曝光!鳳頭蒼鷹澄清湖獵食斑鳩 小麻雀英勇俯衝驅趕
-
寒流來保暖充電不怕被電? 麻雀群體窩在電線桿上引話題
-
獨家》人鳥奇緣!收養麻雀1年放飛 父親節竟攜幼鳥返家團圓
-
主動幫同事=自找麻煩?網友勸世:幫了就跑不掉了
-
台中一中修復「古董實驗器材」 師生聯手復刻失傳舊實驗
-
讓毛小孩吃得更健康 農業部加嚴寵物食品標準
-
走台14線彰南路注意!4/29~5/2施工管制 替代道路曝
-
陽明山小油坑火災財損約180萬 國家公園署估1年恢復生態
-
統測4/26登場!防蜜袋鼯事件重演 教育部「吉娃娃犬」提醒勿帶寵物
-
特別條例補健保200億、顧弱勢170億 邱泰源:提升穩定與韌性
-
週五、週六雨神同行 中部以北大雨、雷雨一波接一波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