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清大發現鵝鑾鼻4千年前石棺貝塚 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

2022/07/27 15:51

清大人類所考古團隊在鵝鑾鼻第一遺址發現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等古物,是台灣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清大提供)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清華大學人類所教授李匡悌和副教授邱鴻霖率考古團隊,在台灣國境之南的鵝鑾鼻發現距今約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與大量的考古遺物,除發掘出珍貴的古代遺物,也是台灣南島族群與海外交流互動的重要證據,頗具意義,也將是未來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清大表示,學校的成功湖因要進行整治而放水清淤,結果發現湖底有許多珍貴的東西,堪稱是成功湖的文物考古事件,而清大人類所長期投入台灣史前的研究也有大展獲,其中邱鴻霖與李匡悌率考古團隊在2019到2021年間,在國境最南端的「鵝鑾鼻第一遺址」進行搶救考古發掘,結果發現重要的考古文物,也讓人一窺台灣國境之南的史前生活。

清大表示,原來是2017年時,墾丁鵝鑾鼻公園進行老舊賣店改建工程時,意外發現距今約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與大量的考古遺物,當清大團隊發現這些文物時,就判斷極具歷史價值,包括這些出土文物是台灣首見的史前時代貝器加工地點,更是太平洋島嶼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貝器加工場。

清大表示,從遺址中不僅出土大量墓葬外,更發現大量貝器和貝料,包含貝器的成品、半成品、胚料、加工過程廢料與相關的工具,證實史前鵝鑾鼻人具有一套獨特的貝器加工藝技術。

邱鴻霖說,這些出土的古物可能蘊含史前時代的台灣南島族群,與海外交流互動的證據,具有重要的意義,將是未來深入研究的重點,可望對史前台灣南島族群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此外,邱鴻霖也認為,這些考古文物出土確實很精采、值得重視與保存,但屏東當地居民對開發的需求仍應被重視,他也期許主管單位應多與居民溝通,並取得開發與文物保存間的平衡。

目前這批出土的考古遺物仍留在屏東縣政府與墾管處共同支持的「鵝鑾鼻最南點工作站」,有待進一步分析與探究。

清大人類所考古團隊在鵝鑾鼻第一遺址發現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等古物,是台灣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清大提供)

清大人類所考古團隊在鵝鑾鼻第一遺址發現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等古物,是台灣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清大提供)

清大人類所考古團隊在鵝鑾鼻第一遺址發現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等古物,是台灣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清大提供)

清大人類所考古團隊在鵝鑾鼻第一遺址發現4000年前的古代石棺、貝塚、灰坑等古物,是台灣南島族群海外交流重要證據。(清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