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助牠們飛往下一站!宜蘭魚塭化身國際瀕危候鳥大飯廳

2020/04/10 13:28

宜蘭縣五結鄉臨海魚塭,化身為國際瀕危候鳥的大飯廳。(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每年春季,大批候鳥從澳洲北返西伯利亞,宜蘭縣成為飛行途中重要補給站,羅東林管處輔導五結鄉臨海養殖戶,把處於養殖空檔的魚塭維持泥灘地狀態,方便候鳥覓食,魚塭化身為大飯廳,餵飽國際瀕危候鳥,讓牠們有足夠體力飛往下一站。

台灣位處全球8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遷徙線(EAAF)」上,近幾年來,沿線各國臨海濕地大量開發,導致不會游泳、高度依賴低水位泥灘地環境的鷸、鴴科鳥類,受到嚴重威脅。

每年此時,宜蘭縣蘭陽溪口及鄰近的五結鄉季新、錦眾村白蝦養殖區魚塭,常見北返候鳥群聚覓食,羅東林管處與社團法人宜蘭縣生態農業發展協會,利用養殖空檔,在五結鄉試辦「友善水鳥計畫」,已與4個養殖戶合作,提供2.6公頃魚塭,作為候鳥的大飯廳。

試辦計畫本月一日啟動,為期一個月,魚塭蓄水深度7公分,塭底呈現泥灘樣貌,2日便飛來與黑面琵鷺相同瀕危等級的四隻大濱鷸;羅東林管處調查,當地去年有10種國際保育鳥類現蹤,包含大濱鷸、紅腰杓鷸、黑尾鷸、紅腹濱鷸、彎嘴濱鷸等等,這些鷸、鴴科鳥類,不若黑面琵鷺廣為人知,卻是同樣珍貴稀有。

羅東林管處表示,春天是候鳥從南方度冬地回到北方繁殖地的季節,超過半個地球的遷徙旅程,就像跑馬拉松一樣,要經過多處停留補給,才能抵達目的地,宜蘭是其中一處重要補給站,春季水田皆已插秧,挑剔的鷸、鴴科喜歡開闊且視野良好的泥灘地,魚塭成為不可或缺的覓食處所。

加入「友善水鳥計畫」的養殖戶,每公頃一個月3萬元「生態薪水」,計畫結束後,下個月放養白蝦。

在五結鄉魚塭出現的大濱鷸,與黑面琵鷺均為相同瀕危等級的鳥類。(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

參加羅東林管處「友善水鳥計畫」的五結鄉養殖戶。(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

五結鄉魚塭不僅吸引候鳥覓食,也常有大批愛鳥人士到此賞鳥。(圖由羅東林管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