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戒嚴一句話…私有地「沉沒」變攔河堰 綠委協調現曙光

2019/05/07 19:47

東港溪港西段有近20公頃的私有地被攔河堰淹沒,至今仍未徵收或價購。(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東港溪港西攔河堰近半世紀前設置時有近20公頃的私有地遭河水淹沒,無法耕種且水公司補償費又無法提高,且良田「浮出水面」無望,地主反彈聲浪加劇,立委莊瑞雄及蘇震清出手促成協調,未來可望徵收或價購,「沉沒」多年的案情終現曙光。

港西攔河堰於1976年落成,現供應高雄地區工業用水,近半世紀前開工時為引水,大水竟一夕浸沒當地公、私有地,致無法耕種且補償費都無法提高,比對東港溪上下游段私有土地都已徵收完成,地主多年來雖不斷陳情盼政府徵收或價購,但案情卻像與土地一同「沉沒」。

立委莊瑞雄及蘇震清召集自來水公司、水利署和地主協調,兩人表示,當時政府戒嚴,為求自己的方便卻未相對應徵收或價購,一句話就讓怪象拖延至今,民眾權利受損,要求水利署及水公司依權責範圍價購或徵收。

該區分為攔河堰蓄水範圍及攔河堰上下游兩大類,管理蓄水範圍的水公司表示,依據協議及現行規定,從1976年至今,每年補償逾231萬元難以再提高,朝收購方向研議。水利署則指出,該河段經過數十年變遷已有很大變化,除需要重新測量浸沒區,盼通過現正規劃的防洪工程成進入下階段的破口。

地主透露,許多私有地因繼承成為共有,但又沒有任何利用價值,連分配補償款都變得相當麻煩,不少人心態都是「不如歸去」,盼希望政府徵收或價購

東港溪港西段有近20公頃的私有地被攔河堰淹沒,至今仍未徵收或價購。(記者陳彥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