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流秘密武器曝光!可望提升沙蟹苗存活率
2018/05/31 16:36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培育沙蟹苗,在通樑海草試驗區放流。(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近年來面臨人為濫捕壓力,數量急速銳減的遠海梭子蟹〈俗稱沙蟹〉,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今日在通樑「海草移植復育試驗區」進,放流10萬尾蟹苗,並由同仁自行研發的秘密武器放流管,直接將蟹苗放入海草區,可望提升存活率。
2014年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通樑內海,展開「海草移植復育試驗區」海草床復育計畫,種植單脈二藥草、甘草、卵葉鹽草5萬株,歷經4年後,海草植株由原來的100平方公尺,增加至520平方公尺,透過海草床植被隱蔽的功能,以降低放流蟹苗被掠食者捕食的機率外,海草床豐富的初級消費者如扁跳蝦、麥稈蟲、稚貝與稚螺等,也可提供所放流蟹苗的食物來源,以確保所放流之沙蟹種苗順利成長。
由於蟹苗在放流過程中,已有不少掠食者在中途等候攔截,使得存活率偏低,因此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行研發管式放流,並加入抽水馬達,透過潛水人員下海定位,直接導引膠管進入海草區,並用海水力量將蟹苗沖入海草區,立即躲入海草區內,讓主任黃丁士讚賞不已,可望大大提升存活率。
黃丁士表示,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已掌握沙蟹繁衍的技術,每年培育百萬尾沙蟹苗放流,存活率約在22%左右,但許多未達上市體型就被採捕,因此呼籲民眾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如體型過小(10cm以下)的沙蟹和抱卵的雌蟹都不要採捕,使其能夠在自然的環境下能夠大量的繁衍下一代,「一生最少讓沙蟹產卵一次」。
相關影音
透過員工自行設計的放流管,可確保沙蟹苗直接進入海草區提升存活率。(記者劉禹慶攝)
潛水人員放流前先下海定位,協助放流管定位在海草區上。(記者劉禹慶攝)
-
放流15萬隻遠海梭子蟹 小朋友學習愛護海洋資源
-
這隻大沙公好奇怪 一身黑色雙螯全白
-
企業迎戰全球ESG浪潮 信義房屋「大師說倫理線上講堂」開講
-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放流15萬尾遠海梭子蟹
-
新光三越金蛇卡利High回饋衝7%!會員獨享點數放大抽新車
-
電暖爐起火 消防員自行滅火卻仍報案原因曝
-
生理食鹽水供應又告急?衛福部:進口庫存數十萬袋 過年後都沒問題
-
屏東燈節萬年溪燈區今晚搶先開箱 民眾驚呼太美了
-
金門揚水井污水溢流生惡臭 新抽水馬達週五運作
-
眼睛「腫如外星人」摘除 獨眼天使貓「玄米茶」恢復元氣等家
-
公路局桃園地區2標施工中 新工北分局提醒年節返鄉減速通行
-
八八風災屏東最嚴重洪患林邊溪 上游監測計畫助治水
-
黑面琵鷺救傷屏東首例 奄奄一息落難大鵬灣送醫不治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