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捨棄米其林光環 「天菜主廚」返台找在地飲食風格

2018/02/20 17:59

李皞廚藝經驗豐富,曾在紐約及拉斯維加斯二星與三星餐廳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擔任副主廚。(記者蕭玗欣攝)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獲得米其林星星是不少主廚一生追求的榮耀,在台灣出生的李皞(Paul Lee)從小移民美國,到西班牙、法國學做菜,曾擔任米其林一星餐廳主廚,被視為「天菜主廚」的他去年拋下光環回到台灣餐飲界重新開始。李皞說,全球飲食都在改變,若台灣飲食仍一味複製國外餐飲,不找回屬於自己的飲食風格,就會跟不上轉變。

李皞在台灣土生土長,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舉家移民美國,廚藝經驗豐富的他曾在紐約及拉斯維加斯二星與三星餐廳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擔任副主廚,以及在西班牙米其林三星餐廳Martin Berasatagui工作,2012年又到拉斯維加斯Le Cirque任行政主廚,維持該餐廳的米其林星級,2014年,李皞前往加州PATINA餐廳任職行政總主廚,維持米其林一星的榮耀。目前他在晶華酒店Taste Lab擔任客座主廚,未來計畫自己開餐廳。

米其林指南將在3月14日登台,以往米其林星星都是饕客追隨的美食招牌,摘星的餐廳或廚師身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一夕爆紅,但過去也有餐廳、主廚頂著米其林光環來台開店,最後仍無疾而終,難道不擔心台灣環境無法撐起高級餐廳?李皞說,他並不打算開一家為了摘星的餐廳,他認為餐飲最重要的是要讓人「吃得懂」,否則很難獲得顧客回響。

李皞舉例,在法國,所謂的精緻飲食(Fine Dining)是將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料理、食材提升到最高層次,做到最好吃,但不一定是最貴的食材,所以像大家覺得很貴的鵝肝,其實在法國市場就是非常常見的東西;這樣的飲食融入的是法國在地生活和文化,如果今天要把這套模式複製到台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覺就會不一樣,這樣的精緻飲食是台灣不能接受的。

在李皞主持的Taste Lab中就不乏幾道充滿文化連結的特色料理,看似精緻的法國菜,其實卻深藏他的成長回憶,例如他在Taste Lab推出的「雞皮疙瘩」一咬就能吃出台灣街頭鹽酥雞的經典滋味,「牛肉TA.TA.」以生牛肉製成的塔塔醬,則融入李皞在加州首度嘗試生食的回憶;此外,不同於一般西式餐飲,餐具除了刀叉,李皞還特別在餐桌上擺放筷子,讓台灣人吃得更自在,拋開高級餐廳的拘束感。

李皞認為,台灣對於精緻飲食有迷思,認為高級餐廳一定要有白色餐桌、播放慢調音樂,導致餐廳想提供和消費者想要的出現落差,這是台灣餐飲環境目前最大的挑戰,但今年米其林登台是讓台灣走出自己飲食風格的契機。

未來會想要開一家以米其林星星為目標的餐廳嗎?李皞笑著說,過去待過米其林餐廳,為了維持榮耀,主廚必須每天神經繃緊,把所有時間精力都花在維持星級這件事上,但現在他回到台灣,除了最愛的餐飲,還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李皞說,他將Taste Lab餐廳定位成好玩,希望每個客人來了都能覺得很有趣,也能好好享受。(記者蕭玗欣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