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農會成立營管中心 輔導轉作黑豆找通路
2017/07/14 17:57

龍井農會營管中心、地主、專業農簽訂農地代耕協議。(記者何宗翰攝)
〔記者何宗翰/台中報導〕龍井區為典型農業鄉鎮,過去2期95%都是種再生稻,再生稻公糧不收政策實施後,改推行對地補貼,龍井還獲選為示範區;龍井區農會配合農糧署大糧倉計畫,成立中市唯一的農地集團栽培經營管理中心,媒合地主將農地交由專業農轉種黑豆,營管中心再和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配合銷售,今天舉行簽約儀式。
「種稻大家都是老師傅,可以改種其他的!」龍井農會總幹事林裕議表示,農會推動2期轉作黃豆3、4年來,能夠有20多甲面積已經到達瓶頸,農友很多已經6、70歲,平均一個人約4分多地,小面積要改變耕作方式不容易,因此農會成立營管中心做為平台,找專業農民來代耕一期,隔年再將地還給地主,大家意願就比較高。
林裕議表示,這次和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作,規劃經營作物為台南選3號黑豆,預訂種植面積30甲,目前已經有55名地主願意簽署28甲地,種出來的黑豆將經由集團產銷履歷認證,交給中都合作社來運銷。
中都合作社總經理陳建瑋說,恭喜龍井農會成立中市第一個營管中心,這次選擇種植黑豆是因應市場所需,黑豆漿、黑豆花、蔭油等都是熱銷產品,估計30甲的地可以生產60公噸的黑豆,目前已經找到廠商可交貨。
農糧署中區分署秘書陳尚仁表示,台灣一年就要進口800萬公噸的雜糧,其中大豆就占240萬公噸,因此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轉作雜糧,因為台灣市場絕對有這個需求;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不但可以補助農會、中都合作社產製促銷的設備,未來也可以協助做產銷履歷,讓國人都可以安心食用台灣自產的新鮮雜糧。
-
義美契作雜糧 收購價比進口高
-
堅持國產雜糧品質 這群老農們這樣做…
-
新光三越初夏購物節明日開跑 美妝專屬買組贈點放大優惠
-
雲林「大糧倉」 明年可望擴大至210公頃
-
天氣忽冷忽熱 黑豆全軍覆沒
-
好種不易染病 台南農改場推黑豆、硬玉米新種
-
雲縣3300多萬打造防災教育科技中心 張麗善:強化全民防災常識
-
外埔路口車禍頻傳 蔡其昌爭取遷移水門改善高風險路口
-
遴選原文會董事等 原民會:4月1日起受理推薦
-
保存330個蔬菜物種、逾5萬5千份種子 亞蔬種原庫升級
-
準備爆肝熬夜!大甲媽何時通過民生地下道? 警曝時間點
-
全台獨有苗栗鐵馬進香 4/1起受理報名
-
台灣人愛心滿滿! 去年公益勸募達78億創歷年最高
-
水嘎!八卦山「春雪」來了 流蘇樹炸開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