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新住民工藝聯展 10位新銳創客走秀

2017/04/15 15:18

杜秋莊展示陳義花的排灣族風背包。(記者劉慶侯翻攝)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移民署與文化部國立工藝中心,今日首度辦理「新住民工藝聯展」,並舉辦聯展開幕暨新住民導覽大使活動,由10位新住民姊妹們以走秀方式展示以新住民擔綱創作的工藝品,讓參觀民眾大飽眼福,也欣賞各國工藝品之美。

移民署指出,展出的10位新住民姐妹作品,每位作者至少在台灣居住10年以上,並從事藝術方面工作,作品從首飾、畫作到雕刻品都有。聯展展出日期從今日起至5月14日止,展出地點在台灣工藝中心台北分館,周二至周日上午9點半開館到下午5點半閉館,歡迎民眾利用時間參觀。

出身於越南西南部綢緞產地的武清清,高中畢業開始學習服裝設計,學成後開了一家服裝店,16年前因嚮往台灣服裝界,隻身來台,並在成衣工廠上班3年多,後來認識在傢俱公司上班的呂先生,相戀結婚。目前已開服裝工作室,用心設計有好了口碑,訂單已排到年底。

來自泰國的李玕雅,先生是國內知名樹皮編織創作家李永謨,兩人相愛互為扶持,她並將作品中融入文化,利用雞毛及樹木果實所創作的「雞」,栩栩如生,相當可愛與俏皮。

原籍中國大陸山東省青海市的郭素亦,本來從事服裝設計的她,因為2008年見證八八水災大自然的反撲,開始以漂流木為創作對象,從她的作品中可以體悟到「天佑台灣」,時時為臺祝禱的力量。

來自緬甸的賴薏玉,善於環保打包帶編織作品,她的手作之路,從珍珠帶、織帶、蛇紋帶,乃至平編、田字編、米字編等技巧一路走來。

印尼的黃文靜,以皮革、蠶絲及蠟線,做成別具印尼家鄉風味的銀飾手環,這是她對思念家鄉的一種回味及抒發,就連筆記本與名片夾,也使用牛皮製作,花樣既新穎也富實用性。

在花蓮開設泰式料理小餐館的邵吉爾,在台16年目前獨立撫養女兒。擅長工藝的她,還以各式各樣的尼龍繩編織許多華麗奔放的大圓帽,創作是她展現自信的方式。

陳義花從印尼到台東工作,婆婆陳利友妹是台東太麻里著名工藝家,曾獲第10屆工藝之夢主題獎。陳義花跟著婆婆從頭學起,創作的背包、筆帶、錢包,將排灣族的圖騰織入其中,成為傳承排灣文化的一員。

印尼的謝佳微,原在泰國學習珠寶設計,並創立「Designs by Dewieq」品牌,運用印尼當地的珠寶創作飾品,同時利用在台灣習得的中國結,將印尼寶石及台灣玉石串連混搭,融合成為瑪瑙手環、墜子及串珠,富有融合之美。

越南人嚴明月,在台生活已14年。2年前她到苗栗著名的藍染工坊「卓也小屋」,開始學習藍染工序。她創作的「藍染門簾」複雜的構圖,儼然已成藍染工坊第一把交椅的工藝師傅。

阮氏雪曾獲得移民署築夢計畫。她的作品「迎春梅花」、「越南姑娘」、「荷花」,使用一條條細長的色紙小紙片,透過捲、折、彎、捻等手法,將紙張邊緣做出類似浮雕的立體效果,模仿花葉、羽毛或是動物造型,細膩動人。

阮千又展示邵吉爾編織袋。(記者劉慶侯翻攝)

阮明明展示阮氏雪越南捲紙作品「越南姑娘」。(記者劉慶侯翻攝)

黃清玹展示李玕雅的「掌握先雞」。(記者劉慶侯翻攝)

新住民工藝展首度舉辦,左起越南捲紙藝術陳彥嘉、阮氏雪,模特兒阮明明、杜秋莊,移民署長何榮村、文化部主秘陳濟民、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越服設計師武清清,模特兒黃清玹、阮千又,藍染師嚴明月、樹皮創意家李玕雅、珠寶創作家謝佳微、木雕家郭素亦。(記者劉慶侯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