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台史所長:「日治」是符合歷史的中性名詞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表示,「日治」是符合歷史的中性名詞。(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中研院台史所長謝國興表示,「日治」符合歷史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日據」代表以武力竊據台灣,但並非如此。台灣史學界普遍認為「日治」是合法正當的中性名詞。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今天舉辦「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謝國興導覽時表示,1895台灣歷史遭逢巨變,<馬關條約>簽訂後,清國通令駐台官員「內渡」,1897年5月,日本根據約定給予台灣人民2年期限,選擇要變賣部份家產返回中國,或是自願留下來接受日本統治。
他說,離開者6000餘人,僅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一,留下的多數台灣人自然成為日本國的「新臣民」。自此,從台灣離境的「新臣民」,出境前須申請由台灣總督府各州廳發行的旅卷,猶如現在的護照,而當時旅券發行簿中的族籍欄位,日本人註記XX縣「平民」,台灣人則註記「新臣民」。
特展中展出為了討生活被徵召作為日軍後勤運輸苦力的老百姓,也展出淡水牧師馬偕日記所述,看到日本人帶著一群人,抓到河對岸準備處決;也有於乾隆年間渡海來台的鹿港許氏家族,在1895變局未定之時,部分成員先回鄉泉州以觀望後續局勢發展,但在1897年國籍期限屆滿前,最後選擇回台當「新臣民」。
謝國興表示,日本統治台灣的合法性是依據<馬關條約>,這是一個受國際承認的國際法;正當性在於日本給了台灣人2年時間自己選擇國籍,願意留下的自然成為「新臣民」學日語;因此,「日治」具合法性與正當性。台灣史學界普遍認為「日治」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中性名詞。
他解釋,「日據」的「據」則有未經過我人民同意的意思,因為「據」有「竊據」之意,但並非如此,「日據說法沒有根據,因為日本是依國際法統治台灣,而非武力強佔台灣。後人使用『日據』是民族主義使然,正規用法是『日治』。」
日治時期的旅卷,猶如現在的護照,日人註記「平民」,台灣人則註記「新臣民」。 (記者湯佳玲攝)
-
翻轉1895乙未年特展 台灣人抗日、也有迎日
-
他翻出阿公日治念的課本 第一課就是台灣!
-
頂標規格 頂規建材 璟都中路大苑精英首選
-
中研院院士翁玉林 榮獲天文界古柏獎
-
不怕乾旱!中研院找到植物抗旱新基因AFL1膜蛋白
-
巨型「史努比鞦韆」氣偶全台首度亮相 Global Mall購物節萌力發威
-
日治建物 南郭宿舍群漸崩壞
-
黃國昌離開中研院 李遠哲給「祝福的眼神」
-
中研院院士翁玉林 獲古柏獎
-
中研院有信心 10年內找到第2個地球
-
週四回暖空品不佳 清晨仍冷注意保暖
-
嘉義縣善緣關愛協會攜手世界展望會 資助弱勢孩童
-
4月限定!清明祭祖輕旅行 彰化4大賞花秘境一次看
-
郭焜照、林啟文「直笛二人組」 啟發新平國小學童愛音樂的心
-
清明連假境外污染來襲 台中市環保局提醒:空品亮橘燈
-
鹿茸進入盛產期!高雄年產量1490公斤 經濟產值3500萬
-
南大附小園遊會寵物展 募近萬元捐訓搜救犬因應天災
-
屏東來義鄉母語教育吸子弟回鄉念書 返鄉就學線通車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