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也會做錯事 中研院發現CRL2當品管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顏雪琪(左三)帶領一群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團隊,登上《科學》期刊。(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顏雪琪帶領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團隊,利用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邱繼輝的質譜儀分析技術,首度親眼見證原來細胞也會「做錯事」,而一群CRL2蛋白質猶如「品質經理」,擔任糾察隊專門辨識挑出合成錯誤的硒蛋白並為其貼上標籤,再交給細胞進行消除,以維持正常身體運作,創新研究今天發表在頂尖《科學(SCIENCE)》期刊。
硒是身體重要的微量元素,若缺乏會改變免疫功能,使人易受病毒的感染,或增加癌症的危險。身體細胞要合成蛋白質,需將遺傳密碼翻譯成一個個胺基酸序列串起並摺疊;硒蛋白的合成則必須透過遺傳密碼UGA,但UGA很特別,它暗藏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意義,一種是終止蛋白質合成,另一種則是串起硒胺基酸合成硒蛋白,但也常常讓細胞誤解到底是要做哪一項而「做錯」。
論文第一作者、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生林秀娟表示,細胞為了做硒蛋白,必須借用UGA遺傳密碼,「但借用這件事,細胞是要付出代價的,就是可能會做錯,而且是真的做錯了」;所幸有一群蛋白質CRL2,負責替硒蛋白品質把關,專門挑出合成錯誤的硒蛋白貼上標籤,再交給細胞將錯誤的清除,只留下對的。
顏雪琪表示,CRL2具有辨識與貼標籤功能,能夠抓出錯誤的硒蛋白;一些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都與蛋白質不當堆積有關,透過強化CRL2增加辨識力並加強清除錯誤蛋白質的能力,或許是另一種治療思考途徑。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顏雪琪(右)團隊,發現硒蛋白的「品質經理」CRL2,登上《科學》期刊。左為論文第一作者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生林秀娟。(記者湯佳玲攝)
-
翁啟惠獲英國皇家化學會羅賓遜獎
-
天文新發現「大質量恆星」生成之秘
-
高大特區生活圈前景看俏「鳳凰Villa」南洋休閒風格社區
-
第二屆AAS-in-Asia大會 中研院登場
-
前副院長遭詐騙 中研院明辦宣導反詐騙
-
宜誠謙里 一重劃三商圈 全方位生活機能
-
媽媽看過來!妳可能造成下一代不孕
-
中研院發展磷酸化蛋白質體定量技術 有助癌症治療
-
自由開講》怎麼有這麼單純的人?
-
老藥新用 中研院研究員再發表自閉症療法
-
東台灣首位 彭致文獲中研院著作獎
-
詐中研院前副院長 又4嫌落網
-
年輕學者獎 找被霸凌回復信心藥物
-
桃園這5行政區 4/14停水18小時
-
台88線鳳山交流道塞車有解!拓寬工程5月動工、明年春節完成
-
總預算刪減衝擊!彰化「毛毛蟲合唱團」全國賽 改當天來回急行軍
-
國內僅存日治海軍航空官舍 東港共和新村30眷舍可望活化
-
深夜地牛翻身!東部海域規模5.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3級
-
全台最大!「日光蔬活」3000坪水耕蔬菜基地插旗彰化 啟用時間曝光
-
環狀線士林段3車站8月起同步施工 中正路行人安全、交通大考驗
-
高雄產業用水需求高 擴建開發2再生水廠2海淡廠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