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丙烯醯胺新法上路 管制炸薯條

歐盟去年對抑制丙烯醯胺(Acrylamid)做出新規定,新法今(11)日起正式具備約束力,包括相關業者必須遵守有關炸薯條的更高標準,不能炸得太焦。(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去年對抑制丙烯醯胺(Acrylamid)做出新規定,新法今(11)日起正式具備約束力,包括相關業者必須遵守有關炸薯條的更高標準,不能炸得太焦。
綜合外媒報導,含澱粉類食品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丙烯醯胺,例如炸薯條、烤餅乾或烤蛋糕等,雖然這賦予食品特殊的香味和酥脆的口感,但也一直被認為是致癌物質,在歐盟食品安全機構(EFSA)證實其有提高致癌風險的可能後,歐盟新法在去年過關。
這項新規的4個月過渡期結束後,今日正式具備約束力,對食品生產和加工有更明確的規範,包括:食用馬鈴薯澱粉的含量要低;儲存地方的溫度應該過攝氏6度以及較高的溼度,確保馬鈴薯轉甜的程度低於平均;煎炸時的油溫不超過168度等。
除了馬鈴薯產品,其他受影響的食物包括麵包蛋糕、麥片、咖啡以及嬰兒食品,例如:白麵包不能烤成深色。各類食品的丙烯醯胺含量標準,歐盟每3年會檢討一次,並逐步降低含量標準。
在德國,各地食品監管部門的檢查人員將會抽查薯條,帶回實驗室檢測丙烯醯胺含量是否超標。如果超標則給予警告;繼續超標,相關業者會被勒令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