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公斤 將重設國際基準

2011/01/25 06:0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在一塊定義國際單位系統(SI)重量單位「公斤」的人造金屬塊原器,被發現重量微幅減少後,科學家正研究以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公斤」,以達成長久以來建立一套以非實體物體的穩定質量為基礎的通用度量衡單位系統的目標。

「公斤」是目前國際單位中唯一仍以實體物體定義的度量衡單位,定義「公斤」的是一塊鉑銥合金圓柱體,被保存在位於法國的國際度量衡局(BIPM),這個「公斤」原器的質量穩定攸關其他根據「公斤」衍生出來的度量衡單位。不過,100多年來的測量顯示,這塊公斤原器重量已經減少約50微克,相當於一小粒沙子,促使國際度量衡局重新定義「公斤」,這次不用實體物體,而是根據基本物理特性。英國皇家科學院科學家24日將開會,提出他們根據量子物理基本常數「普朗克常數」(the Planck constant)重新定義公斤的進展。國際度量衡局物理學家史托克說,「已經達成國際共識,就是不久的將來會根據普朗克常數的一套固定值重新定義公斤。」

預計2015年開始

他說,全球多處實驗室正就建立普朗克常數和質量之間關係進行實驗,有了共識後,就會提出新定義,他預期可能在2015年。

現用公斤定義源於1889年,1960年代起成為國際標準。史托克說,現在度量衡越來越精準,「精確的度量衡需要定義良好的測量單位來表達」,而且採用實體原器為基礎的另一個缺點是,這個原器只存放在一個地點,人造物體也可能受損,這些都有負面影響。

國際單位是現今全球商業、科學上應用最普遍的測量單位,由7個基本單位組成:公尺(meter)、公斤(kilogram)、秒(second)、安培(ampere)、克耳文(kelvin)、莫耳(mole)和燭光(candela)。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