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署美版鐵穹飛彈防禦計畫
以色列北部的鐵穹防空系統。(彭博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廿七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國防部規劃建置美國版「鐵穹」(Iron Dome)防空系統,目標是強化本土防禦能力,反制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極音速)飛彈和先進巡弋飛彈的威脅。川普強調,這套系統將「完全在美國境內製造」。
強調「完全美國境內製造」
根據行政命令,國防部需於六十天內提交「次世代飛彈防禦護盾」(next-generation missile defense shield)計畫,內容涵蓋天基攔截器(space-based interceptors)的發展,以提升對多元威脅的防禦能力。雖未指明敵對國家,但中國與俄羅斯近年來積極發展極音速武器,美國目前的防禦策略主要針對「流氓國家」的威脅,以及意外或未經授權的飛彈發射。
反制俄中極音速武器 白宮下令國防部60天內交卷
彭博報導,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署(MDA)自二○○二年以來,已投入超過一九四○億美元(約六.三兆台幣)建構多層次的感測器、攔截器及指揮管制系統。目前美國擁有「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禦系統)、神盾系統(Aegis systems)與「愛國者」飛彈等防禦措施,但要建置覆蓋全美的防禦網仍具挑戰性。
美國前總統雷根任內曾試圖建立可有效防禦核攻擊的「戰略防禦倡議」(SDI,又稱星戰計畫),包括洲際彈道飛彈防禦計畫和反衛星計畫兩大部分,但由於費用高昂且技術難度甚高而中止。川普在去年總統大選期間曾承諾,將打造類似以色列鐵穹的系統,但鐵穹主要設計用於攔截短程火箭,難以對付威脅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
由RTX公司(原雷神公司)與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聯手打造的「鐵穹」,其「塔米爾」(Tamir)攔截飛彈防護範圍僅約四至七十公里,無法滿足美國本土防禦需求。因此,如果要將飛彈防禦網覆蓋美國本土全境,新系統必須大幅超越鐵穹。
美國國會季刊(CQ)廿七日報導,目前美國在阿拉斯加州、加州部署洲際飛彈防禦系統,共有四十四個攔截器,可攔截來自北韓或伊朗的飛彈,但範圍不足以抵擋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的俄羅斯,或是中國可能發動的潛在攻擊。美國國會去年通過國防授權法,要求國防部於二○三○年年底前,在美國東岸建立第三個洲際飛彈的防禦系統。
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國防部規劃建置美國版「鐵穹」防空系統,以反制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極音速)飛彈和先進巡弋飛彈的威脅。圖為以色列鐵穹系統去年8月攔截黎巴嫩真主黨的火箭。(法新社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