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管制疫苗出口 世衛急轟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一波波襲來,目前仍短缺的疫苗奇貨可居。圖為法國巴黎一個新冠肺炎的檢測中心。截至台灣時間三十日晚間,法國累計約三二一萬起確診病例及約七.五萬起死亡病例。(路透)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歐盟執委會廿九日宣布,將對在歐盟廿七個成員國產製的二○一九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進行出口管制,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禁止出口,全球因此受影響的國家約達一百個。世界衛生組織(WHO)隨即批評歐盟此舉,其秘書長譚德塞呼籲富國切勿囤積疫苗,別重蹈二○○九年H1N1新型流感時,貧窮國家直到疫情結束才終於獲得疫苗的覆轍。尤其這種「疫苗民族主義」恐拖延疫情,造成延長全球擺脫新冠疫情的時間。
歐盟和英國為了製藥公司應該將短缺的牛津疫苗優先供貨給誰而起爭執。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表明,由於若干疫苗公司「缺乏透明」,自卅日至三月卅一日,在歐盟境內的藥廠生產的新冠疫苗,若要出口需提前申報並獲核准。歐盟執委會指稱,保護公民乃優先要務,當前面臨的疫情挑戰讓其別無選擇。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推文寫道,按照約定,阿斯特捷利康要「交貨四億劑」疫苗。阿斯特捷利康廿二日告知歐盟,今年首季供貨量的減幅將達六十%,從八千萬劑銳減至三一○○萬劑,大為光火的馮德萊恩重申該公司必須履約。該公司反指稱其與英國簽訂的合約早於歐盟三個月。歐盟則再砲轟此一「先簽先得」的邏輯。
譚德塞批囤積疫苗 道德淪喪
全球受影響國家,包括英、美、加拿大和澳洲等共約一百個,惟歐盟也列出約九十二種例外情況,例如貧窮國家除外,瑞士、挪威及冰島等非歐盟國家的歐洲國家、西巴爾幹半島及地中海國家和北非、基於人道主義與參加「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的疫苗也除外。歐盟原先欲限制疫苗從其成員國愛爾蘭流入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但在英、愛兩國均反彈後被迫取消。
對此,譚德塞表示,囤積疫苗將使疫情持續發燒,此「災難性的道德淪喪」恐進一步擴大全球不平等的現象。歐盟則堅稱,其前述舉動只是暫時,「而非一項出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