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物理學證實:敵人的敵人確實是你的朋友!

這項研究為「平衡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社交網絡的形成和演變機制;圖為情境照。(圖擷取自freepik)

這項研究為「平衡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社交網絡的形成和演變機制;圖為情境照。(圖擷取自freepik)

2024/05/08 13:5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是否曾經覺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的朋友往往也是朋友,而敵人的敵人則有可能成為朋友?這些看似簡單的人際關係法則,竟然可以用物理學來解釋!

據科學媒體《IFLScience》6日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統計物理學方法,成功驗證了80年前由奧地利心理學家海德(Fritz Heider)提出的「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該理論認為,人們會努力維持社交網絡中的平衡,避免負面或混合的關係。

海德的平衡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平衡。個體希望並努力在他們的網絡中保持平衡的關係,避免負面或混合的關係。這個理論的基本模型有4個簡單的規則,根據這些規則,人們的關係可以被分為4種: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研究人員透過引入關鍵的約束條件,才得以重現社會平衡理論所預測的人際網絡模式。他們考慮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社交圈的限制,並非每個人都相互認識,以及不同個體在人際關係上的積極傾向有所差異。

將這2個約束條件同時納入數學模型後,研究人員得出的模擬結果與80年前海德提出的社會平衡理論預測完全吻合。也就是說,敵人的敵人會自然而然地成為朋友,從而維持整個人際網絡的關係平衡。

研究的第一作者郝秉潔教授(Bingjie Hao)表示,這項研究不僅證實了社交平衡理論的有效性,也為理解人類社交網絡的演變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研究的結果已於2024年5月6日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