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遺忘六四 從禁止想起開始

六四事件走過34個年頭,身處當時的發生地北京,卻難以聞嗅任何相關氣氛,有本地人士說,若非特別談起,真的不易記起。圖為1989年六四事件當年場景。(資料照,法新社)

六四事件走過34個年頭,身處當時的發生地北京,卻難以聞嗅任何相關氣氛,有本地人士說,若非特別談起,真的不易記起。圖為1989年六四事件當年場景。(資料照,法新社)

2023/06/03 16:40

〔中央社〕「現在管得越來越嚴,都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六四事件走過34個年頭,身處當時的發生地北京,卻難以聞嗅任何相關氣氛,有本地人士說,若非特別談起,真的不易記起。

明天是1989年六四事件34週年,中國之外的世界仍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紀念,有些活動刻意以「5月35日」稱呼6月4日這一天,以凸顯北京當局一直以來視「六四」為禁忌,而禁制的情況近年愈見嚴峻,當下的北京似乎已將這天淡忘。

不具名的觀察人士表示,六四事件在中國從來都是禁區,沒有應有的反思、檢討,更別說紀念活動,而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多數人這3年來都過得頗辛苦,好不容易今年逐漸恢復疫情前常態,一般人想的都是好好過日子,沒有餘力多想其他。

這位曾經長期投身公益領域的中年人士說,何況當局對言論管制得越來越嚴,即使朋友之間,除非見面,否則無論是通話或網上聊天,原則上都不會觸及敏感議題,時間久了也就不清楚他人真正的想法。

至於生於1989年之後或當時仍年幼的世代,在學校不教、大人不談的環境下,基本不知「六四」,更無從思考或忘卻。

另一位中國自由派學者今天透過電話對中央社記者直言,「現在在這兒,很難說話」。

目前定居美國東岸的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受訪時表示,「不讓談這個(六四)話題,剛開始可能不適應,久了可能就習慣了」,有人也許就忘了,但有些人還是很在乎。

維權人士胡佳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來每逢六四事件週年紀念日或重大政治活動,胡佳都會面臨「異地管控」,被迫離開居住地北京,今年也不例外,受訪時他人在河北張家口。

胡佳說,遺忘「六四」本來就是當局有步驟的國家行為,隨著時間流逝,一般情況下,知道這段歷史的中國民眾年齡應都超過45歲,50歲以上的北京人則會留有六四事件記憶,「無法抹去,只能放在心裡」。

遺忘了當年那場民主運動、沒有應有的反思將如何?

胡佳表示,六四事件的親歷者「老人家愈來愈老了」、有關人士也漸凋零,而年輕世代一無所知,「抹滅這段歷史,不為人所知,它就一定會重演」。

鄧聿文則認為,官方視六四事件為禁區,「過去30年(經濟)還順順當當,不讓談就不讓談」,百姓過得好,久了也許就忘了;但如果情況相反,生活不如意,一旦發生特定事件,勢必引發中國社會長久壓抑的情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