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披露德、美研究機構「助中國發展軍事科技」 專家籲畫紅線

中國東風41型飛彈。(美聯社檔案照)

中國東風41型飛彈。(美聯社檔案照)

2023/01/14 23:27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曾在美國多個聯邦部門任職、專注中國技術發展的「研究安全與誠信中心(CRSI)創辦人斯托夫(Jeff Stoff)12日發表報告,披露西方學者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科學家合作進行研究,間接協助中國軍事科技發展。

美國《新聞週刊》和《德國之聲》報導,斯托夫發表的這份「民主國家是否應該在與中國的研究合作上畫紅線」研究報告,檢視2016年到2022年5月間發表的4萬3000份報告,找出835份由德國、有時有其他盟國的研究員,與中國軍方合作發表的論文。

這份報告主要聚焦美國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重要盟友德國,但是也揭露其他西方國家研究機構,和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之研究人員的合作規模,比先前所知的還要大。當中涉及的中國軍事相關單位如研究核武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高超音速武器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幾乎德國的所有主要大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一些政府研究單位都被這份報告提到。

德國聯邦材料研究中心(BAM)人員曾發表7篇有關多種混合物質的燃燒和爆炸表現,研究人員包括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和中國軍方機構人員。BAM被詢問此事時說,BAM「不進行軍事研究」,並依照德國國家科學院的指導方針,該7篇論文中,2篇與BAM沒有直接關係,另外5篇是民用領域。不過BAM也說,「鑑於中國當前政治發展趨勢」,正在檢視與中國機構的研究合作案。

聯邦物理技術研究所(PTB)人員曾發表一篇報告,研究贊助者是中國中央軍委,共同作者也來自和中國軍方關係密切的機構。PTB說,涉事論文並非合作項目,中國資金也未流向PTB,報告列名的中國作者只是訪問學者身份研究可用於建築的隔熱物質,因此研究主題被列為「沒問題」。不過斯托夫的報告說,該項研究指明首要應用領域是航空技術。

斯托夫說,「我實在很驚訝看到和中國軍方機構合作研究的規模之大持續未減」,「這應該是給歐洲和美國政府與有意無意贊助了涉及中國國防研發研究的基金會,一記警鐘」,他說,「與中國的科學合作,越來越有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風險」、「就算是在基礎科學研究範疇內,我們和誰合作也很重要。」

斯托夫的報告舉出另一個例子,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和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2020年發表論文的機器人魚研究,軍事評論家顏文德(Wendell Minnick)說,該報告看來「非常先進」,機器人魚可用於娛樂,也能當作具有軍事用途的水下無人載具,「能協助中國海軍測繪潛艦戰時隱藏地」。

斯托夫說,「科學需要透過在與中國的軍事敏感研究上畫紅線來回應」,中國對美國和像台灣、德國這種民主盟邦構成龐大威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