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軍印太司令:中國若動念武力犯台 將催生「東亞北約」

中國人民解放軍轟6等型軍機近日擾台,還曾逾越台海中線,遭我國F-16戰機監控及驅離。(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曾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前身為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的退役上將布萊爾(Dennis Blair)近日指出,中國的軍事力量目前主要仍是震懾「台獨」,但這並非不會改變;一旦中國有動武打算,可能促成「東亞北約」的形成,美國必須讓中國知道動武的風險有多大。
《美國之音》報導,布萊爾20日出席美國國會下屬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舉行的「中國軍力投送與美國利益」聽證會,針對中國為何至今沒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一問,答以「他們的設計似乎以阻止台灣走向獨立為主,而非以武力奪取和佔領。」
他認為,對北京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將敵人破壞得支離破碎,而是將其打敗,但保留其完整性,結束後方可好好控制;若侵略台灣,造成的破壞無法預料,復原也十分困難。北京偏好的方式是如何以經濟和民間往來等做法,來實現統一目標,但這不代表北京的想法永遠不會改變。
至於美國應如何防止北京對台動武,布萊爾認同川普政府如今的做法,即確保駐防東亞的美軍品質,並增加其數量以抵消中國的軍力,「你必須確保北京不知道我們可能怎麼做,要讓他們害怕自己是否能夠承受打擊,甚至令他們擔憂即使拿下短期勝利,也無法面對第二重、第三重反擊。」
另外,布萊爾提及北京對台動武還可能帶來另一個後果,即導致一個「東亞北約」(East Asian NATO)的組成,所有其他國家實際上加入美國行列,形成一個強大的軍事同盟,以對抗(北京)未來可能的行動。美國要做的正是讓中國對這些風險存有高度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