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腿「神人」裝備掉光 靠雨水活命

學長伍元和談救援學弟李明翰的過程。(記者花孟璟攝)
古道學者伍元和率4救難隊員搜索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失聯35天,獨攀能高哈崙橫斷摔傷骨折的「登山神人」李明翰,前天由直升機吊掛下山送醫,由古道學者伍元和為首的5人救難隊,昨天上午也由空勤黑鷹直升機載下山,伍元和是李明翰的臺北大學登山社學長。他說,發現李時背包已不在身邊,意識也似乎有些模糊,這次山區太廣大,李能夠被找到真的很幸運!
伍元和說,李明翰在求救電話說「他在南北向稜線上」,為此搜救隊找了3條南北向稜線,第5天他們則順2457峰稜走到「四號索道下」至鐵道,就在這裡過夜,但隔天隊員魏友仁腳扭傷,因此他留在工寮,4人輕裝前往搜索。
他說,在四號索道下附近有找到一個牙線盒及他最後住了一星期的痕跡,因此一早就從此寬稜出發,4人散開呈扇形往上找尋,一邊呼叫「明翰」的名字獲得回應,眾人士氣大振,發現李地點就位於最後營地上方約200公尺處,位於哈崙鐵道支線霸嶺線上、四號索道上附近稜線,好在前幾天都有下雨,推測他靠著喝雨水撐過去。
「發現他的時候,他身上所有裝備都已經沒有了,只剩一套衣服」。伍元和說,他怎麼禦寒不知道,猜測李曾縱走中央山脈47天,可能已養成不太怕天氣變化的能力。
伍元和第一時間問李在哪裡跌倒?但李說詞反覆。伍元和說,在下線有撿到一個牙線盒,確定李有經過;但李明翰卻回答「沒經過那裡」,而且李也無法確定自己有生過火,研判李的意識、記憶力已模糊,無法太相信他所說的話,因為登山人不可能背包離開身體,因所有求生裝備都在裡面。
伍元和認為,李明翰常獨攀,應該獨立性、精神力及各方面判斷都足夠,登山就是體能、技術、精神力,「我認為他三樣都有,才能撐這麼久」,一般人撐不了一個月,這是因經驗夠,才能適應一個人在山中長時間獨處的環境。

廢棄多年的哈崙鐵道腐朽嚴重,救難隊員夜 宿工寮。(伍元和提供)

救難隊員夜宿工寮。(伍元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