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文字感受力甚弱 國文老師拚教學雙翻轉
曾莉莉(左)與洪梅珍(右)榮獲教育部「教專優良教學檔案」特優獎。(記者洪定宏攝)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現代學生受電腦及網路影響,充斥火星文及錯別字,對文字的感受力愈來愈弱;瑞祥高中國文老師曾莉莉與洪梅珍以分組討論、鼓勵學生表達,力拚翻轉師生傳統思維,並將課程規畫、實務操作、檢討改進歷程建檔,提供其他教師參考,避免同樣錯誤,2人還同時獲得教育部「全國教專優良教學檔案」高中職組特優殊榮。
曾莉莉與洪梅珍都畢業於台師大國文系,再到高師大國文所取得碩、博士學位,洪梅珍在國中任教期間,曾獲師鐸獎殊榮;兩人教學認真,與同僚成立社群,除彼此研究討論,更舉辦講座邀請專家上課,並進行教學觀摩。
曾莉莉強調,她教學23年,發現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力愈來愈弱,有必要鼓勵他們多誦讀經典書籍,故設計題目引導學生思考,透過分組討論,訓練他們多以口語表達,因為整理思緒過程,有助提升感受力。
洪梅珍資歷19年,為了讓學生感受作家簡媜「夏之絕句」意境,跳脫傳統課堂教學,直接帶學生到校園觀察動植物,「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再結合寫作,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
曾莉莉強調,引導式教學無法用考試成績衡量學習成果,卻可刺激學生思考的深度與精準度,期盼「教專優良教學檔案」能讓教育界重新省思、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