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擾台如何化解? 戰略學者提解方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日舉辦「如何化解共機繞台危機」座談會,會議由理事長王崑義(中)主持,邀請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左一)、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左二)、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張明睿(右一)、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右二)等人與談。 (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中共軍機近年加大擾台力道,本月1日至4日共計派出149架次軍機襲擾我國防空識別區,震驚國人和世界各國。針對如何化解共機擾台,戰略學者翁明賢分析,台灣應持續建立信心措施,強化我空軍的接戰程序,避免擦槍走火,也要不斷跟國際社會溝通,並且強化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能量,增加國際能見度,讓台灣作為促進印太和平穩定的區域。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今天在台北福華大飯店舉辦「如何化解共機繞台危機」座談會,邀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張明睿等學者與談。
對於共機是「繞台」還是「擾台」?翁明賢說,從國家利益來看,任何對領土主權的安全構成威脅,就是威脅來源,就會以「擾」來思考,而不是「繞」來定義。
翁明賢說,解放軍想將第一島鏈內海化,並以此為目標,首先要關注,為何解放軍願意冒著這樣大不諱的風險來操作,是否在為台海戰爭狀態做事前準備?其次是,美國是否順勢而為製造戰場,以之來合理介入印太區域;最後美國跟其他大國的態度,這些盟國是否也跟著美國轉向來因應中國威脅。
而共機擾台,翁明賢認為可以從3個方向來化解,首先為台灣可透過「一軌半」、「二軌」等民間智庫與中國對話,傳達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而從台灣單方面能做的,就是建立信心措施,強化空軍的接戰程序、交戰規則,避免擦槍走火,最後則是強化台灣在印太地區的能量,不僅是美台關係,增強在其他國際組織國際活動,強化台灣能見度,讓台灣成為促進印太和平穩定的區域。
蘇紫雲說,兩岸有分小兩岸與大兩岸,小兩岸是台海兩岸,大兩岸是太平洋兩岸(美國與中國),這是一個複合式的議題,國際關係在演變,過去西方國家對中國有和平中國夢,讓中國發展經濟,未來中國政治上有和平演變,然而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已經拒絕改變政治體制。
蘇紫雲說,美國現在對台灣採取的是「建設性的清晰」,不管拜登怎麼說,或者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這樣是很危險的,不要只去依賴別人,國防需要靠自己。
張明睿認為,共機繞台模式有二,一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圍繞飛航訓練,二是除了上述戰備訓練外、是否有戰場經營的意圖?對於最近共機頻頻於西南空域的出入,認為是該海域附近當時正好有多國聯合演習,包括兩艘美國航空母艦等國軍艦,所以是對於西方演習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 and Area Denial,A2/AD)」動作。
張明睿分析,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目前以「台灣關係法」來切香腸應對中國大陸的動作,是否能充分考慮到台灣本身的利益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