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賣年貨20年》迪化街人情不變 多了文創

2015/02/05 06:00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迪化街年貨大街邁入第廿年,系列活動「老在地講座」的講師葉乃齊是迪化街創始人之一。廿年前,他與有志之士為了保存迪化街的特殊文史,積極投入「大稻埕特定區」計畫;廿年後,提起大稻埕的歷史與人情味,他嘴角不禁帶笑,說得滔滔不絕。

葉乃齊說,大稻埕地區開發得早,在台北都市發展的步伐中卻逐漸沒落;廿多年前,地方想藉由拓寬馬路、都市更新計畫找回經濟榮景,但他堅持,不僅要保存時代建築,更要喚回當地辦南北貨的產業記憶。

他回憶,迪化街保存計畫一開始就遭到店家反對,認為大型通路已經興起,辦年貨無法維持基本生計;此外,自家祖厝列文史保存,相對剝奪屋主利益,還要設法推動雙贏方案,讓在地鄉親能夠接受,面對市長改朝換代、政策方向變動,還要積極想辦法解決,一路走來備感艱辛。

面對迪化街廿年來的變化,葉乃齊笑說,近兩年有許多文創團體進駐,以藝術與在地產業媒合,透過更好的文化包裝,一改老產業「又舊又黑」的刻板印象,讓新一代認識老市區的風貌。

雖然有新元素進駐,但葉乃齊說,迪化街濃濃的人情味與「地方默契」仍未曾改變。廿年前年貨大街成立,他們強力糾察攤商擺攤不可超過騎樓基準線,遭到反對,但日積月累反成地方習慣,現在許多商家都會自動注意攤位有無越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