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起眼的朽木 廣應廟鎮廟之寶

王公祖神像曾藏放這只木櫃避禍。(記者洪臣宏攝)

王公祖神像曾藏放這只木櫃避禍。(記者洪臣宏攝)

2011/07/14 06:00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兩具差一點被丟入歷史的「朽木」,現在成了林園區廣應廟的寶貝。一塊是在清朝創廟時的牌匾,從垃圾堆中被尋回,另外則是日治時代藏放主神神像的木櫃,曾被遺忘在山區荒廢宅院。

廣應廟奉祀主神謝府王公(謝安)、配祀謝府王媽等,當地人俗稱王公廟,興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迄今有二二四年歷史,香火鼎盛。

廟宇歷史悠久,保存不少文物,除了主神神像,清道光年間製造的七頂輦轎,在傳奇神蹟加持下被妥善保存,還有道光年間的牌匾高掛,該廟成為研究林園歷史必訪之地。

近年來廣應廟儲藏室多了兩具看似「朽木」器具;一塊為斑駁的「廣應廟」牌匾,另一個為不起眼的木櫃,仔細翻查廣應廟「大事紀」,發現它們都名列其中,蘊含先人與廟宇間的情感故事。

廟方人員表示,清乾隆年間傳有唐山客路過,將護身符「香火」遺忘在番石榴樹上,從此逢夜出現靈光,居民以竹茅建立小祠供奉,嘉慶年間改建成石造公厝,當時就已有「廣應廟」牌匾。

一、二十年前廣應廟改建成現狀,牌匾在搬遷時失蹤,後來由當時管委會副主委謝平成無意中在某民眾垃圾堆發現,花錢買回。

日治時代推行皇民化,將寺廟做為儲糧所,只准祭祀神社,居民為避免神像遭破壞,將王公祖、王公媽神像藏放在竹坑山蝙蝠洞,夜間或下雨才由居民黃允忠迎回家中木櫃奉祀。

如今黃允忠住宅荒廢,家人將木櫃贈予廣應廟,紀念這段先人不惜犧牲性命保護神像的往事。

廣應廟創廟牌匾從垃圾堆中尋回。(記者洪臣宏攝)

廣應廟創廟牌匾從垃圾堆中尋回。(記者洪臣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