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時多雲

臺北市 20-22 ℃

見證東海岸對外交通演變

由新橋上眺望兩條舊的「十二號橋」,東海岸公路的演變一目瞭然。(記者游太郎攝)

由新橋上眺望兩條舊的「十二號橋」,東海岸公路的演變一目瞭然。(記者游太郎攝)

2008/03/27 06:00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台十一線「跳浪段」並存老中青三代橋,不但具有景觀之美,更可清楚地看到東海岸對外交通的演變。

經常往返花蓮與石梯港間的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鐙億說,跳浪段是台十一線最美麗的路段之一,「跳浪」之名經向水璉地區民眾請教,原意是以前水璉的居民若要往北至花蓮市,常要利用海浪退潮的間隙跳躍而過,但一般人常誤為當地海浪一波波打向岸邊,不過,當地海浪也常引人駐足觀賞。

除了觀浪,從新路「跳浪隧道」旁的新橋往下看,還可看到二座老舊的橋樑,一座建於民國五○年代,一座則建於七○年代,不但工法完全不同,看起來也不一樣,常吸引遊客停車駐足觀賞一番,三座橋正好見證了東海岸交通的演變。

橋下的溪谷也呈現迷人的風貌,從橋邊循路走下至溪邊,沿著溪谷向上游前進,一路上可以觀察海岸山脈的動、植物生態及溪谷地質,沿途地質生態豐富,且坡度平緩,相當適合溯溪,每到假日也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