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者:成果珍貴 距預報仍遙遠

2008/07/11 06:00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表示,美國地質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彌足珍貴,這應是國際間首次有這麼清楚且兩度偵測到的紀錄,但未必能類推以此偵測同一斷層的大地震,或其他地區斷層地震也有效,距地震預測仍有一段距離。

台大地質系系主任陳宏宇則建議,不妨把美國這套偵測技術,移植來台灣試試是否可行。

吳逸民指出,國際間對震前應力改變的研究仍很匱乏,美國團隊鑽兩個井至一公里深,在一井打人工震源,再透過另一井接收震波變化,期間歷經兩個小地震,均觀測到板塊破裂前與應力改變的關連性實例,可說是一大突破,但不代表每個地震發生前,都能靠觀測應力變化來預測。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亦指,美國這項研究,其設備、作法與概念並不新,但因美國財力能支持挖到這麼深,也剛好碰到地震,因此觀測到震前現象。

車籠埔斷層下設觀測儀

陳于高說,台灣政府亦投注近兩億,由中央、台大研究團隊去年於九二一地震車籠埔斷層附近,鑽進二點五公里深處放置地震觀測儀器,但尚未有觀測成果。在東部也裝設有潛變儀,大都鑽兩、三百公尺,沒有鑽這麼深。

吳逸民也指,日本在地震預警上的研究仍無人能敵,即在地震發生後四、五秒內,就能透過海底電纜提前在地震波抵達前告知重要電信交通系統暫停作業,降低損失;台灣過去曾領先,現退居第二,須在地震發生後十幾秒、二十幾秒才能感測,但尚屬於氣象局內部觀測紀錄,並未對外發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