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人罹憂鬱症 專家建議多鼓勵少吐槽

護理師指導北榮向日葵學園的學員合宜壓力處理技巧。(北榮提供)

護理師指導北榮向日葵學園的學員合宜壓力處理技巧。(北榮提供)

2024/04/22 05: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不少人飽受憂鬱症之苦,照顧者也為相處傷透腦筋,就怕講錯話雪上加霜,專家建議,同理心、陪伴最重要,避免「別想太多」、「很多人比你還慘」、「希望你恢復正常」等用語。

娃娃(化名)童年時,發現母親有時情緒低到谷底,但「那時不知道是憂鬱症」,直到後續就醫確診。最令她膽顫心驚的是母親會自傷、半夜吃安眠藥開車出門在路上睡著,因此決定離職陪伴,但她說相處要謹慎表達感受,很怕媽媽把話往負面想,而少對話卻又造成疏離,期間靠存款、借錢緩解經濟,所幸母親病況漸穩,她也在一年半後回歸職場。

心理師陳建豪的妹妹也罹憂鬱症,他不是主要照顧者,卻是父母照顧妹妹的重要支柱。他說家人各有功能,不是全丟給照顧者,像他會聽父母分享心情,「我媽每次講每次哭」,擔心與妹妹對話負面解讀爆衝突、憂心妹妹服藥副作用夢遊開火釀火災及離家出走出事等;妹妹也曾用藥出現「月亮臉」拒吃,使家人擔心無法控制病情,藥物副作用是病人承受、病情不穩後果是家人收拾,雙方立場都合理卻難免衝突;直到妹妹結婚又陷入生小孩抉擇,憂心停藥影響病況。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陳仙季表示,青少年、產後、老年等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憂鬱症,輕度需較多支持或陪伴,助找回生活價值,重度恐為尋情緒出口而自傷宣洩,照顧者最大考驗是「沒辦法知道他下一刻要做什麼」,處在「防不勝防」處境;思覺失調症更複雜,常伴隨憂鬱症,有個案認為鄰居點蚊香含劇毒而與對方發生衝突,照顧者害怕「他傷害別人」。

面對憂鬱症患者,陳仙季建議,不要否決他、不要叫他不要亂想,而是聽他說,同理他,多用「我知道你情緒糟,你就講出來,我聽你說」等語言。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指出,不要說「別想太多」、「很多人比你還慘」、「希望你恢復正常」等話語,好像都是患者問題,應以同理心、鼓勵、陪伴為重。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