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際學者主張 新世代教育應朝「集體智慧」發展

Prof. Rupert Wegwrif。(記者叢昌瑾攝)

Prof. Rupert Wegwrif。(記者叢昌瑾攝)

2022/11/07 05:3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田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魏吉里夫、香港教育大學教授甘迺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特聘教授陶樂士分享。魏吉里夫主張,新世代教育應發展「集體智慧的教育」,尤其面對如武肺疫情的各種挑戰,「在線上一起學習如何學習」變得至關重要。

線上一起學習如何學習

魏吉里夫表示,網路上假訊息、極端意見的對立、同溫層限縮的人際關係、以及一人一機形塑的孤立氛圍等,都是人類當前面臨的挑戰,他主張教育科技應用,尤其是透過網際網路的學習,應以發展「集體智慧」為目標。

魏吉里夫和同事成立「劍橋教育對話研究小組」發展「集體智慧教學法」,提及我國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引入「Po1.is」系統,以支持台灣改進民主決策歷程。他並指出,目前多數學校課程集中在過去,無法看到面對威脅,應引導學生一開始就進行關於未來的對話,用智慧工具支持新教育方法。

吉思文表示,日本國民期望日本擺脫AI落後者地位,日本政府自二○一八年推「柴山計畫」全面使用AI促進數位轉型,將團體教育模式改為個人化教育系統,進行個別優化學習、建構大數據、培育數據科學家,但要注意教育大數據管理之安全及隱私之維護。

甘迺迪表示,公民「動動手指」參與社群媒體活動,形成「點擊主義」、恐太被動,學校應促進學生對於社會政治體制的理解,且確保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具「直接參與民主」經驗,並和社區密切合作。

陶樂士提及美國政治兩極分化達史上最高,需要重振公民教育,協助重建數位時代的憲法愛國主義意識,也強調應從以人類為中心,轉變成以生物為中心;通過全球公民教育,讓所有人可平等民主地共同生活。

Prof. Kerry J. Kennedy。(記者叢昌瑾攝)

Prof. Kerry J. Kennedy。(記者叢昌瑾攝)

Prof. Say Yoshida。(記者叢昌瑾攝)

Prof. Say Yoshida。(記者叢昌瑾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