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無障礙通行指引APP 年底上路
2022/02/16 05:30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桃園市有三千多處號誌路口,僅兩處設置有聲號誌,涵蓋率○‧○六%,視障友善環境未臻完善,跨黨派議員促改善;市府交通局交通工程科長劉廣堂昨表示,正開發APP與號誌透過藍牙連線,且能客製化聲音、音量及頻率等,讓手機成為無障礙通行的指引工具,預計年底提供下載使用。
有聲號誌涵蓋率0.06% 僅2區有
桃市視障人口數約三五七○人,目前桃園區、中壢區各有一處路口設置有聲號誌,以「答答」聲響或布穀鳥叫聲,依綠燈通行方向播放不同聲音,同時報出路口名稱,提醒視障朋友過馬路。
內政部二○一四年發表「視障者空間認知與無障礙環境之研究」,有聲號誌因應交通尖峰、離峰時段區分播放音量,尖峰時段為九十分貝,離峰時段為六十分貝,深夜時段則無定位音。
交通局官員坦言,中央雖明訂標準,實行上碰到不少阻礙,例如有視障朋友反映,車流龐大時,有聲號誌容易被嘈雜聲音掩蓋,鄰里則抱怨夜間時段播報聲音過大等,考量上述民意,針對視障者的友善通行設施多是增加標線厚度、設計凸出的指引標線或設導盲定位磚等,可透過盲杖快速辨明動線及方向。
使用APP 可讀出綠燈秒數與號誌方向
劉廣堂表示,為完善視障者通行環境,將開發一款輔助通行的APP,有別台北市政府的「台北好行」是與現有有聲號誌連線,桃市的輔助系統是與一般號誌透過藍牙連結,讓視障者接近時能自動接收訊息,可讀出綠燈秒數與號誌方向,還能客製化聲響提醒,避免被環境噪音干擾或擾鄰等問題。
議員建議有聲號誌多加建置
議員彭俊豪認為,人本交通精神應包含照顧各族群的用路權益,桃市的有聲號誌建置情況亟待改善;議員黃敬平說,台北市的有兩千餘處號誌路口,有聲號誌近兩百處,涵蓋率約十%,同為六都,桃市相差甚遠,難以鼓勵視障者走出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