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史學家許倬雲 獲唐獎漢學獎

史學家許倬雲獲得唐獎第6屆漢學獎。(記者楊媛婷攝)

史學家許倬雲獲得唐獎第6屆漢學獎。(記者楊媛婷攝)

2024/06/20 11:36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每2年一頒的唐獎漢學獎今(20日)公布第6屆漢學講得主,由中研院院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獲獎,是首度有台灣出身的學者獲獎,許倬雲透過錄影發表得獎感言表示,沒想到自己94歲高齡還能獲獎,也表示能和之前的得主余英時、王賡武比肩感到榮幸。

許倬雲在中國廈門出生,於台灣求學,長期研究歷史的他將社會科學方法融入史學研究,唐獎漢學獎評審召集人、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透過影片表示,許倬雲的研究讓過去專注於學院對話的傳統漢學拓展新方向,也帶領史學進入社會,並且也讓視角從過去延伸到今日與未來,研究亦古亦今,著作也透露其對國家民族、世界人類的關懷,證明漢學可以走出學術象牙塔,認為許是博雅淑世的歷史學家,本屆的唐獎就是表彰其在漢學領域的卓越貢獻。

得知獲獎後,許倬雲表示這10年來成就和他相近的學者至少就有10個,直言自己獲獎非常幸運也感到惶恐,他和之前唐獎的得主余英時、王賡武等同年,3人都屬馬,都是認真的學者,也希望藉由這次獲獎鼓勵更多中年的學者耕耘研究。

近年人文歷史社科等學系招生情況不盡理想,甚至還有國立大學歷史系在申請入學時人數掛蛋,外界都認為在AI發展下,人文歷史社科領域前景發展黯淡,中研院院士杜正勝分享他過去就讀台大歷史系時,當時身為系主任的許倬雲當時在新生活動時致詞表示,歷史是各種學問的十字路口,歷史是各種領域發展的基礎,從許倬雲的看法可以知道,歷史學門與相關知識仍很樂觀。

許倬雲是親中的歷史學者,杜正勝表示,許倬雲對中國民族發展有其個人的感性情感,不過在史學研究有其理性的一面,像是他研究中國古歷史不會以封閉的角度視之,而是放在亞洲架構並透過中西方比較後來理解,並且許倬雲出生就有身體的障礙,但卻能堅持研究迄今,其毅力是後輩的典範。

唐獎教育基金會18日起頒發第6屆唐獎,鼓勵具有創新貢獻的個人或團體,一連4天將依序頒發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等4類,2年1屆,得主可獲5千萬元獎金,其中包含1千萬元研究教育計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