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澎科大「與海為生」USR計畫調查 發現台灣新紀錄種魚類

澎湖發現台灣新紀錄種大鱗短額鮃,近期內將在國際期刊發表。(林寶安教授提供)

澎湖發現台灣新紀錄種大鱗短額鮃,近期內將在國際期刊發表。(林寶安教授提供)

2024/05/15 19:29

〔記者劉禹慶/高雄報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林寶安教授主持「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計畫」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與高科大養殖系何宣慶教授研究團隊及澎湖在地食魚教育團隊年年有鰆合作調查澎湖地區丁香魚及底拖網漁業混獲物種,目前已記錄到200多個混獲魚類物種,其中除了部分待確認物種外,也記錄到台灣首次發現的大鱗短額鮃。

根據澎科大新聞稿,大鱗短額鮃屬於左鮃科,1908年首次發表於印度洋,後在日本及菲律賓亦有紀錄。但台灣未曾有記錄過。此次計畫針對赤崁地區的丁香漁業混獲進行採樣調查,在其中發現4個未曾發現過的比目魚樣本,經過比對文獻且與日本學者討論後,確認是台灣首次記錄的大鱗短額鮃。

大鱗短額鮃的主要特徵為雄魚的盲側臉頰具有許多橘色斑點,兩眼間有兩條深色條紋以及有眼側具有白色圓斑等。此次採集到的4個樣本有3個為雄性,1個為雌魚,均為小於6公分的個體。何宣慶博士表示,一開始在採集的時候就已經發現有幾個特殊的樣本臉頰上有橘色斑點,經判斷應該是以前從未見過的。

過去10年,何宣慶與日本學者合作研究台灣鮃科魚類,已經描述3個新種及多個台灣新紀錄,這次在澎湖也採集到10魚種的比目魚,台灣的比目魚多樣性高。此次與在地團隊年年有鰆合作,常態性派員前往採集,可以有效涵蓋到一些罕見的物種,先前調查過程也發現一些澎湖的新記錄長鰭錐體糯鰻。此次新紀錄的文章已獲國際期刊Zootaxa接受,將在近期內發表。

大鱗短額鮃以往在台灣未有發現紀錄,確定是台灣新發現種。(林寶安教授提供)

大鱗短額鮃以往在台灣未有發現紀錄,確定是台灣新發現種。(林寶安教授提供)

大鱗短額鮃以往在台灣未有發現紀錄,確定是台灣新發現種。(林寶安教授提供)

大鱗短額鮃以往在台灣未有發現紀錄,確定是台灣新發現種。(林寶安教授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