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案檢體首批未培養出細菌 王必勝曝還有「這招」讓細菌現形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4/03/4629661_1_1.jpg)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北市「寶林茶室信義A13店」食物中毒案定調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惹禍,但至今尚未找到產生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從何而來,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3日)指出,首批環境檢體是3月28日從寶林茶室廚房採檢的8件環境檢體,目前細菌培養尚無看到有菌生長,研判應該是陰性,衛福部將採納專家建議,透過「DNA鑑定」,檢驗環境中是否曾有該細菌存在。
寶林案目前相關檢體還在檢驗中,王必勝指出,寶林茶室廚房採集了8個環境檢體,目前細菌培養並沒有生長,看起來應該是陰性,但這也是預期中的結果,因為廚房有經過清理,所以細菌驗出來的機會就會比較少,不過後面還有其他檢體,現在還在進行檢驗中。
王必勝說,產生「邦克列酸」毒素有三大要素,包括細菌、介質、環境,目前仍鎖定問題出在寶林茶室信義A13店,專家會議中,專家建議可針對餐廳環境檢體進行DNA鑑定,藉此找到細菌的基因片段,證明環境中曾存在該細菌,至於環境與介質,檢調也持續在追查釐清。
王必勝提到,DNA鑑定屬於比較間接的方法,而鑑定需要「primer(引子)」,類似檢驗需要「標準品」,食品工業研究所已經有提供引子給食藥署,作為找出細菌的第二鑑定。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包括從寶林茶室採集47件檢體、越籍廚師住所採集14件、大粄城公司36件、大粄城下游公司12件,其中僅有廚師手部檢體驗出「邦克列酸」陽性,細菌培養則持續進行中,相關結果至少要等1週。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4/03/4629661_2_1.jpg)
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針對寶林案採集的食品及環境檢體累計有109件。(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