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4年一遇!2/29「多出的一天」 氣象署揭閏月來由

2月29日是4年一遇的閏日。(美聯社)

2月29日是4年一遇的閏日。(美聯社)

2024/02/29 06:01

首次上稿 02/28 23:26
更新時間 02/29 06:01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天是2月29日,2024年是4年一遇的「閏年」,因此今年2月(閏月)會多出一天(閏日)。不少人為此感到好奇,中央氣象署特地親揭原因。

閏日4年才有一次,因為難得,不少國家都會特別慶祝這一天到來。例如自稱是「世界閏年之都」(Leap Year Capital of the World)的美國德州安東尼市(Anthony),就會在這天舉辦慶祝閏日的節慶,歡迎各地包含外國在2月29日出生的人,到此參加大型生日派對;愛爾蘭有女性在閏日向男性求婚,男性不得在這天拒絕的傳統;法國則有一份諷刺報紙《La Bougie du Sapeur》僅在閏日出版,刊載內容包括不尋常的文章、幽默軼事、假廣告和荒謬事件。

有不少人好奇為何會有閏月及閏年,中央氣象署曾特地刊文解釋,自古人類的活動便與時間息息相關,要計算時間,就需要時間的單位,因此晝夜交替、四季更迭的現象便成為最基本的時間單位。人類依大自然法則所定出的曆法可大致分為3種,即依據太陽在天球上的運行,以地球公轉太陽1周的時間為1回歸年的「陽曆」、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1周定為1個月,積12個月定為1年的「陰曆」以及陽曆與陰曆並顧的「陰陽合曆」。

我國古代所行的曆法(農曆),月份是配合月象圓缺,12個陰曆月(朔望月)加總約354日,但氣候周而復始的1個回歸年卻有365.2422日,兩者相差11日左右,因此若只使用純陰曆12個月份為1年,則16年後農曆正月初一將會落後陽曆約176天,那時就會變成在夏天過春節,「為了使農曆的春夏秋冬較為配合陽曆的四時節氣,老祖先們便在農曆適當的時間增加一個月來解決農曆年較短的問題,而這增加的月份就稱之為『閏月』。」

農曆用閏月機制來調整日期與氣象的對位,陽曆也有相類似的機制,即所謂「閏年」,「人們通常認知的一年是365天,也就是太陽運行從春分點到下一次春分點的『回歸年』,其長度則是365.2422日,因此,以日記年,每過一年就會比回歸年的時間短少約0.25天(約6小時)。長此以往,每4年運行太陽就會落後春分點位置大約1天的時間。為了彌補這個差值,使日期和節氣較為對位,陽曆曆法中規定每4年就有1年的2月必須多1天,該年會有2月29日,而人們把2月有29天的這一年稱為閏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