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出日頭」音樂會今晚登場 5000觀眾默哀感念228

高雄「出日頭」228草地音樂會今晚7點在高美館草坡登場。(高雄春天藝術節提供)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高雄「出日頭」228草地音樂會今晚7點在高美館草坡登場,集結歌手、聲樂家和高雄市交響樂團現場演出多首情感豐富曲目,現場湧入5000名觀眾同聚默哀感念聆賞音樂會。
高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從2014年開始,高雄春天藝術節年年舉辦228紀念音樂會,過去向來以民主自由為發聲,並擴展成「愛與和平」節目精神主軸,主辦單位為讓市民能更親近聆賞音樂、感懷前人因歷史傷痕所付出的代價與努力,發揮228的正面紀念意涵,承接過往,藉由高雄春天藝術節品牌獨有的「草地音樂會」型式,讓更多觀眾參與並作為揭開整個藝術節的序幕。
今年音樂會以「出日頭」為主題,希望音樂會有如「出日頭」般的希望不滅、曲曲有愛、光暉高照,祈望讓和平光芒照耀世界每個角落。
音樂會一開始,現場5000名觀眾一起默哀感念二二八;隨後,高市交與高雄室內合唱團以《玉山頌》,氣勢磅礴地揭開福爾摩沙生生不息的生命繁衍與大自然令人敬畏的雄厚氣勢作開場;接著實力唱將曾心梅演唱由陳哲聖編為管弦樂版本的《四月望雨》,讓曾處於時代背景嚴峻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台語歌曲串成一首如花般綻放的美麗旋音,帶給觀眾最具療癒的向上能量。
曾心梅並演唱由陳哲聖全新編曲的熟稔老歌《思慕的人》、《甲你攬牢牢》,曲風溫柔和煦,傾訴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真愛與疼惜。
下半場則是由男高音林建吉領唱《我們的天父》,這是一首源自非洲俚語的禱告文,轉化為對神的祈求與歌頌,讚嘆造物神的神奇與寬容,不少現場觀眾跟著曲目一起輕鬆拍手哼唱;接著由次女高音鄭海芸領唱馬士康尼《聖母頌歌》,希望透過該曲期許減少甚至弭平世界戰爭與災禍。
壓軸曲目是長達24分鐘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該首曲目幾乎花了貝多芬大半生時間醞釀,他所要表達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實也正是一直嚮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是一首充滿力量與鼓舞的作品,今晚由高市室內合唱團與黎蓉櫻、鄭海芸、林健吉、曾文奕一起演唱,為活動掀起最高潮。

高雄「出日頭」228草地音樂會現場湧入5000名觀眾,同聚默哀感念並聆賞音樂會。(高雄春天藝術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