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8年! 淡北道路週五開工 預計2029年通車紓解台2線塞車

歷經28年推動的淡北道路,將於2月2日舉行開工典禮。(記者賴筱桐攝)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被稱為「北海岸救命道路」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簡稱淡北道路),從計畫提出至今已推動超過28年,歷經許多波折,工程終於在去年決標,新北市政府將於2月2日舉辦開工典禮,全長5.45公里,包含高架、平面與地下路段,工期5年半,預計2029年通車,完工後可分流約6成車輛,解決台2線交通壅塞困境,預估節省一半以上通勤時間。
工務局副局長馮兆麟指出,目前台2線竹圍路段交通壅塞,救災、救難無法及時,1996年前交通部公路總局提出「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環評大會認定不應開發,直到2007年前台北縣政府推動「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歷經環境影響評估、工程設計審查、經費籌措、物價上漲導致流標等挑戰,終於在2023年7月工程決標,今年1月17日行政院核定修正計畫,總經費103.4億元,中央補助59.02億元,市府負擔44.38億元。
新建工程處處長王益翔表示,淡北道路全長5.45公里,規劃雙向共4個車道,北端起點為淡水台2線淡金路、中正東路,南端終點為北投大度路,橫跨銜接雙北市,以分流原則增設路廊,有效提升道路容量與運輸效能,並規劃搭配人本環境改造、大眾運輸導向及智慧交通管理等策略,提升區域交通服務效能,並促進城際間平衡發展。
新工處總工程司陳世杰表示,淡北道路主要工項包含淡金路高架橋、中正東路地下箱涵、自行車道、親水通道、樹梅坑溪橋、主線高架橋、大度路與中央北路地下箱涵、大度路與立德路跨越橋等,預計可分流往返北海岸與北投地區63%的通過性車流,有效紓解台2線竹圍路段的交通瓶頸,提升淡水聯外交通便利性,預計2029年開放通車。

淡北道路路線規劃圖。(記者賴筱桐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