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教育有成 環保署副署長:其他國家學不來
![「第二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頒獎典禮。(記者羅綺攝) 「第二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頒獎典禮。(記者羅綺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23/3839031_1_1.jpg)
「第二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頒獎典禮。(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環境教育向下紮根!環保署於教育部合作舉辦「第二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邀請全國國小學童擔任「小小環境探險家」,透過觀察、記錄自己家鄉的環境,並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環境地圖。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台灣的環境教育在國際名列前矛,「這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透過環境教育可以改變國人的行為模式,對地球更友善。
環保署多年來透過多元方式及管道致力推行環境教育,蔡鴻德說,為了將孩童從3C產品中拉出來,看看周遭真實的環境情況,而舉辦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今年活動已是第二屆,依舊獲得全國國小師生熱烈響應,即使疫情延俊,仍徵得中、高年級組共112件優秀作品投稿。
這次中年級組第1名是高雄市區中山國民小學的「藝起拍照趣」,以清晰易懂的指標導覽高雄館周邊生態的今昔對照、喚醒市民記憶,也提供旅行參訪者極佳解地圖;而高年級組第1名台北市再興國民小學的「再生復育能續」,在關懷環境變遷的同時,呈現垃圾與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化綠能永續議題,充分展現環境地圖的意義。
蔡鴻德指出,這次的作品非常令人驚艷,小朋友透過觀察及記錄,展現出許多只有在地人才會知道的精彩景點。他希望透過活動能啟發孩子發現台灣土地豐富的生命力,更期許孩童的成長過程中,對環境能越來越愛護,讓環境越來越健康。
他也讚許,孩子們的作品非常值得分享,因此這次活動也包括網頁明信片DIY體驗,民眾可至活動官網運用獲獎的環境地圖或自行上傳環境地圖,製作專屬於自己的明信片。
蔡鴻德表示,台灣的環境教育推動了30年,成果相當豐碩,例如資源回收是國際間名列前茅,「就連美國也沒有我們做得這麼好」,透過孩子正確的資源回收觀念,也進而促使家長正確分類;他強調,透過環境教育可以改變很多行為模式,盼在環境教育的薰陶下,能讓下一代及台灣的環境越來越好。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左)與獲得高年級第一名的台北市再興國小學生葉子亮、柯唯丰合影。(記者羅綺攝)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左)與獲得高年級第一名的台北市再興國小學生葉子亮、柯唯丰合影。(記者羅綺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23/3839031_2_1.jpg)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左)與獲得高年級第一名的台北市再興國小學生葉子亮、柯唯丰合影。(記者羅綺攝)
![學童們參觀這次獲獎的環境地圖作品。(記者羅綺攝) 學童們參觀這次獲獎的環境地圖作品。(記者羅綺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23/3839031_3_1.jpg)
學童們參觀這次獲獎的環境地圖作品。(記者羅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