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轉作午仔魚電量增3倍 電費、罰單通通來 養殖戶吃不消

午仔魚是屏東主要養殖的魚種之一。(記者陳彥廷攝)

午仔魚是屏東主要養殖的魚種之一。(記者陳彥廷攝)

2020/12/14 23:13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今年因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以外銷中國聚會、宴席市場為大宗的養殖石斑魚出口急凍,而屏東另一種常見的養殖午仔魚,雖然近期價格回落每台斤100元,但曾因中國需求大增而漲到每台斤140元的天價,年中就開始出現有石斑養殖戶跟風轉作,不過,轉作後卻發現用電量暴增達3倍之譜,原本所簽訂用電合約不夠用,還得被罰錢,養殖戶陳情盼能以用多少付多少的方式解燃眉之急。

近年大馬力的水車增加,加上台電增加查訪頻率,養殖戶超出當初合約用電而遭罰錢的事件層出不窮。今年出現轉作午仔潮,雖然實際上並不缺電,但轉養或增養午仔的養殖戶因為物種特性不同,基本上都得面臨大筆罰款,陳情「吃不消」。

「24小時都要用電」,養殖戶說,午仔魚的特性是不斷游動,耗氧量比石斑多,為了加入新鮮空氣,水車幾乎24小時不會停,因此有的人電量一下暴增3倍,不僅電費實在吃不消,因為合約當初是以石斑為標準,還得被罰錢,經向立委莊瑞雄陳情,他協調經濟部及農委會,具有養殖登記證者,未來可改為用多少算多少的合約。

莊瑞雄指出,具有養殖登記證者只要轉簽用多少付多少的合約即可,但不具養登的養殖戶實務上難獲得養殖用電證明,加上人數、產量眾多,是產業實質遇上的問題,雖然造成不便,但他也能理解台電擔心農地工廠等不當用電而加強稽查的緣由。

不過,莊瑞雄強調,以屏東沿海養殖區型態來說,若真的有不肖漁民要填土改工廠,首先就是同業擔憂水質受污染而反對,且填土要價不菲,大動作容易被檢舉、查報,加上在遍遠的魚塭地區,除了拉線的成本大增,也很難吸引客人上門,與其它農業型態的違法農地工廠相比起來要設置是極為不易,因此協調讓已具有用電合約卻不具養登者,以切結及漁獲交易證明重新再簽訂用電量合約,暫解養殖戶需求及罰款的內外夾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