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懂客家習俗?盧秀燕祝夀大仙公捨紅粄送壽桃 市府說明了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改送壽桃為大仙公祝壽。(記者張瑞楨攝)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改送壽桃為大仙公祝壽。(記者張瑞楨攝)

2020/10/03 17:38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台中市東區客家廟大仙公祠今天慶祝大仙公壽誕,前市長胡志強、林佳龍時代都是送傳統客家美食紅粄(紅龜粿)祝壽,台中市長盧秀燕與現任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上任後卻改送壽桃,地方人士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是「逢前朝必反」情節作祟,有人則認為是不懂客家習俗,對此,江俊龍說,這些說法都是誤導,改送壽桃理由很單純,就是可以疊成壽桃塔,視覺效果佳,市府希望把紅粄留給東勢客家庄,成為當地特色。

大仙公祠是中市東區少見的客家廟,廟址距離清朝三大民變之一的林爽文故居,僅數公里之遙,更顯得特殊。大仙公祠管理委員會主委劉作文說,清朝同治年間(1870年代),當地挖出20具骨骸,考證是協助清兵對抗林爽文陣營的客家陣亡義民,遂於當地建墳立碑,日治大正12年(1923年)農曆8月17日,新竹新埔義民廟用牛車將骨骸運回安奉,留下一個空墓,當地人建廟,命名為大仙公祠,以農曆8月17日為壽誕,1996年因道路拓寬而移到忠孝公園。

台中市後車頭發展協會今天於大仙公祠舉辦「忠勇義民大仙祭,東區客家民俗慢食活動」,是第四年配合大仙公壽誕舉辦,邀請獲得去年「客家流行音樂大賽」最佳演唱的龔德擔任活動代言人,另有南區樹義國小獲得中市語文競賽客家組優等的學童演說等節目,以及客家手作板條、麻糬、擂茶等客家美食,分享給民眾,提倡客家文化。

不過,地方人士卻說,往年市府都是送大紅粄,例如林佳龍當市長時,前市府客委會主委主委劉宏基在2017年就送120台斤烏龜造型的大紅龜粄,給大仙公祝壽,盧秀燕上任後,卻是捨棄紅粄,改送壽桃,地方人士推測,這可能又是逢前朝必反,或不諳客家風俗。

大仙公義子、市議員鄭功進回憶說,與東勢客家庄相同,大仙公祠每逢壽誕節慶,以粄(俗稱客家粄,亦即紅龜粿)祭拜,也有類似鬪粄習俗,1980年代因社會變遷而沒落消逝,他記得胡志強時代,市府就送大仙公祠紅粄,林佳龍時代也是如此,只是粄比較大,他懷疑盧秀燕改送壽桃,是不懂客家民俗,幕僚又沒善盡責任。

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澄清說,改送壽桃理由,其一是粄無法疊高,壽桃可疊高成塔,顯得大器好看,其二是東勢新丁粄節,獲行政院客委會列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市府希望把大紅粄留給東勢,形成當地特色,這也是順應東勢民眾的要求。

「忠勇義民大仙祭,東區客家民俗慢食活動」,義工忙著準備客家美食麻糬。(記者張瑞楨攝)

「忠勇義民大仙祭,東區客家民俗慢食活動」,義工忙著準備客家美食麻糬。(記者張瑞楨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