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橫文章被剔除 連勝文幫阿祖火大開罵:莫須有罪名

對於曾祖父連橫的《台灣通史序》被剔除出高中國文推薦選文,連勝文火大痛批政府,去中國化的態度是多麼明顯。(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教育部課審大會今天選出高中國文課綱15篇推薦選文,其中連橫的《台灣通史序》被指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族而遭剔除,對此,連勝文稱,歧視原住民的罪名是「莫須有」,痛批政府要去中國化就正大光明一點,不要這樣遮遮掩掩。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對於曾祖父連橫的《台灣通史序》,被課審大會認為未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立法精神,決議換成《鹿港乘桴記》,連勝文不滿表示,《台灣通史》成書時,呈現的是數百年前的台灣狀況,以現今標準去評斷數百年前的情形,「豈不是莫須有的罪名」,痛批政府若要去中國化,就正大光明一點。
連勝文強調,如果連《台灣通史序》都因大中華的史觀被剃除,足以證明蔡英文政府的去中國化的態度是多麼明顯。
課審大會委員之一、學生代表蕭竹均受訪曾提到,《台灣通史序》是以漢民族為主的史觀,對原住民而言,「你的篳路藍縷可能是我的顛沛流離」;連勝文則認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句話,用來當時來台開墾的先祖,或是形容21世紀西進的台商,都能貼切地描述台灣人奮鬥不懈的精神。
課審大會上次決議文言文比例為35%到45%外,「推薦選文」篇數降為15篇,必須包含不同文類及本土素材,每個時代最多3篇,文言文推薦選文須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精神,採取多元文化觀點,維護民族尊嚴,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和價值觀。
15篇推薦選文:
先秦:燭之武退秦師,諫逐客書,大同與小康。
漢魏六朝:鴻門宴,出師表,桃花源記。
唐宋:師說,赤壁賦,虬髯客傳。
明清: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勞山道士。
台灣題材: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