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小校教學客製化 教部成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教育部今天成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並舉辦論壇,偏鄉小校如嘉義縣公立豐山實驗教育學校校長劉妙珍在會中分享,推動實驗教育拚生機的過程及成果。(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實驗教育三法上路3年,教育部今天成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並舉辦為期2天的台灣實驗教育論壇。嘉義縣公立豐山實驗教育學校位於嘉義縣最遠的地方,在大雨落石路斷的惡劣自然環境中,打造起1個學校、2棟建築及3個學習階段的實驗教育場域,校長劉妙珍表示,藉實驗教育三法給予的空間,以混齡教學帶動實驗教育,打破傳統教科書的限制,以豐山在地的農作、產業、文化與生態等特色課程,貼近孩子的生活,開啟孩子學習的渴望。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實驗教育是我國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實驗教育三法自103年11月公布施行,迄今已孕育出不少成果,國教署自104年起,每年辦理實驗教育論壇,今年第3屆論壇邀請學校型態、非學校型態,及公辦民營這3種類型的實驗教育辦學者及學生家長,進行實務交流與經驗分享,期望藉此提升教育人員的教學知能及學生學習效果。
劉妙珍分享豐山推動實驗教育的過程,該校除了校長,只有一個正式老師,其餘都是代理老師,實驗教育三法讓該校的代理教師聘期為全年薪制,目前有2個老師有輔導教師證,也聘到1個表演藝術老師,該校學生分布則是從2歲幼幼班到國中部共36人,105學年正式招收國一生,國小進行中低高年級的混齡教學,不受9年一貫節數限制,豐山每天都上7堂課,特色課走到社區、文化及各地,培育孩子的生活力,學習不再被教科書框住而變有趣了。
台中市太平區東汴實際體驗學校校長朱秀麗表示,該校每個孩子都被客製化,老師備課除了準備課程,還會討論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化學變化,也允許孩子可以不上課,學校尊重孩子,但隨時關心孩子的進度,為了辦好實驗教育,也控制全校學生人數在60人之下。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