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玉荷包剩3成 農民爭補助

屏東的玉荷包不僅無法如期在5月採收,產量更只剩下3成。(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屏東的玉荷包荔枝,因為氣候關係,可以比其他縣市早半個月採收,尤其內埔地區的老欉荔枝,是許多消費者搶購的特色農產,今年受到年初霸王寒流影響,屏東的玉荷包不僅無法如期在5月採收,產量更只剩下3成,縣府農業處也呼籲農民趕緊向地方鄉鎮公所提報農損情形,減輕損失。
「近年最慘的一次!」內埔農民馮英順說,今年氣候異常,除了年初開花期遇上寒流,今年4月玉荷包結果成綠豆大小時,又遇到連續大雨,落果嚴重,往年5月初就陸續採收的玉荷包,今年最快也預計要等到6月初才能採收。
玉荷包皮薄多汁,是夏季消費者喜愛的水果之一,每年盛產季節都能為農民帶來可觀收益,屏東種植荔枝面積有760公頃,主要分布在內埔、高樹、恆春一帶,每年約可產出4288公噸,但今年天候多變,讓農友一片哀嘆。
內埔鄉農會推廣股股長黃道和說,玉荷包今年量少,價格可以預想會飆漲,不只消費者傷荷包,許多農民因為氣候影響,不僅開花率低,大雨也造成落果嚴重,幾乎全軍覆沒,血本無歸。
縣府農業處長姚志旺指出,今年各地玉荷包都受損,預估收成率欠佳,呼籲農友向地方鄉鎮公所回報農損情形,由縣府統計提報農糧署、農改場進行現場會勘,以行政流程爭取中央救助,減輕農友損失。

內埔農民馮英順說,往年5月初就陸續採收的玉荷包,今年最快也預計要等到6月初才能採收。(記者邱芷柔攝)

玉荷包今年量少,價格可以預想會飆漲。(記者邱芷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