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重現百年前噶瑪蘭族織紋 花蓮新社部落香蕉絲布展登場

1880年代馬偕博士到宜蘭傳教,在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的打馬煙社,拍下這張頭目女兒階阿雲盛裝織布的畫面。(記者花孟璟翻攝)

1880年代馬偕博士到宜蘭傳教,在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的打馬煙社,拍下這張頭目女兒階阿雲盛裝織布的畫面。(記者花孟璟翻攝)

2022/03/10 20:12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噶瑪蘭族香蕉絲織布一度幾乎消失,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長輩努力下找回斷層的編織傳統,更在學者協助下,得知100多年前馬偕博士曾在宜蘭採集一套噶瑪蘭族禮服,雖原件保存在加拿大,族人仍按照禮服的圖紋及樣式、配件,重製噶瑪蘭傳統服裝,也將這些傳統編織紋路製作成包包、手機袋等產品,今天起在新社展出「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期至4月25日。

加拿大的馬偕(Lesile G. Mackay)牧師在1880年代來台傳教,曾在噶瑪蘭36社之一的「打馬煙社」採集到一套噶瑪蘭族傳統禮服,包括編織的長袖上衣、裙子、披風、織花銅鈴腰帶及華麗的頭飾,目前原件保存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去年榮獲文化部「人間國寶」的噶瑪蘭族84歲耆老嚴玉英阿嬤的女兒偕淑月說,2011年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帶來這套禮服的高畫質珍貴照片,還有馬偕牧師當年拍攝打馬煙社頭目女兒偕阿雲的照片,後來也到國立臺灣博物館看另一件噶瑪蘭族服飾的藏品。「當時看到這些東西時非常震撼,原來噶瑪蘭族傳統的織紋是這麼繽紛美麗」!

偕淑月說,其中一件有紅、黃、藍主色的禮裙上就有20多種繁複紋路,包括海龜紋、硨磲紋、船槳紋等,但因沒有看過原件,只能憑照片中自己重新研究織法,成功複製出相同的織紋,部落也將這些美麗的紋路應用在包包、手機袋、圍巾等產品,在今天起的「絲絲入筘」香蕉絲文化風情展都有展出。

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由文化部「受嚴重特殊傳性肺炎影響後藝文振興補助計畫」補助,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花蓮縣府共同舉辦,在新社派出所對面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展出。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說,今年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是噶瑪蘭族「復名」20周年,這次展覽感謝宜蘭奇立板、花蓮新城加禮宛、豐濱鄉立德、台東大峰峰、樟原等噶瑪蘭部落都來共襄盛舉,希望各部落一起來傳承香蕉絲布文化。

他說,香蕉絲織布技藝復振的先鋒包括已故的朱阿比、潘烏吉、及現年101歲的朱阿菊、朱阿比的表妹潘阿玉、潘烏吉的妹妹潘天利等開始,潘阿末、嚴玉英、陳仁愛、林阿美、許來富、陳秀英、潘金英、潘秀蘭、張鳳嬌、陳文麗、林金花等人也陸續加入,當中許多人已經過世,新社香蕉絲工坊則在2005年成立,靠著大家的努力把失落的技藝重新找回來,能夠有現在的成果非常不容易。

去年獲得文化部「人間國寶」的香蕉絲布工藝師嚴玉英,今年84歲,嚴玉英說,小時候曾跟著媽媽身邊想學織布,媽媽卻覺得學這個太辛苦,一直到62歲她才重新開始摸索。她看到這麼多後輩熱烈參加非常高興,並提到自己現在仍然會到香蕉絲工坊幫忙處理香蕉絲、理線等工作,「每個月去10天」,即使眼睛不好身體酸痛,但文化能傳承更重要。

將100多年前的噶瑪蘭族織紋重新融入現代作品,噶瑪蘭族新社部落族人以香蕉絲布做手機袋,十分有特色。(記者花孟璟攝)

將100多年前的噶瑪蘭族織紋重新融入現代作品,噶瑪蘭族新社部落族人以香蕉絲布做手機袋,十分有特色。(記者花孟璟攝)

現場展出的噶瑪蘭族傳統織紋,經過部落藝師的努力,重新學習、製作出來。(記者花孟璟攝)

現場展出的噶瑪蘭族傳統織紋,經過部落藝師的努力,重新學習、製作出來。(記者花孟璟攝)

去年獲得文化部「人間國寶」的嚴玉英阿嬤,至今仍會到香蕉絲工坊幫忙理線、整理香蕉絲。(記者花孟璟攝)

去年獲得文化部「人間國寶」的嚴玉英阿嬤,至今仍會到香蕉絲工坊幫忙理線、整理香蕉絲。(記者花孟璟攝)

1880年代馬偕博士在宜蘭打馬煙社蒐集到的噶瑪蘭族禮服,原件目前收藏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偕淑月提供)

1880年代馬偕博士在宜蘭打馬煙社蒐集到的噶瑪蘭族禮服,原件目前收藏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偕淑月提供)

博物館保存的噶瑪蘭族傳統禮裙,上面竟有多達20種繁複的織紋。(偕淑月提供)

博物館保存的噶瑪蘭族傳統禮裙,上面竟有多達20種繁複的織紋。(偕淑月提供)

絲絲入筘展覽由新社部落頭目潘春福(中)帶領族人祈福,年輕人紛紛上前敬酒。(記者花孟璟攝)

絲絲入筘展覽由新社部落頭目潘春福(中)帶領族人祈福,年輕人紛紛上前敬酒。(記者花孟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花蓮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