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感作祟 中國威權韌性削弱高壓治理更強
分析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權10年,中國威權韌性削弱,難以吸納社會意見,國家治理路線愈加強硬、高壓,公共領域服務退化,有別於胡溫時期,這和中國集體不安全感有關。(美聯社檔案照)
〔中央社〕分析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權10年,中國威權韌性削弱,難以吸納社會意見,國家治理路線愈加強硬、高壓,公共領域服務退化,有別於胡溫時期,這和中國集體不安全感有關。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習近平掌權10年,中國威權體制演化趨於強硬、高壓方向,「10年前、10年後看中國,很像是完全不同的國家」。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策畫「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一書。書中提出分析架構,探討中國在對內治理過程中,「政府、社會」和「強硬、溫和」動態互動類型4象限。
林宗弘表示,在政府溫和、社會強硬時,政府的治理或政策可以獲得調整,這在中產階級抗爭或業主維權等例子尤其可見,政府願意用懷柔手段回應社會訴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也能有所改善;這個互動類型在胡溫治理末期或是習近平第一任期初期較有案例。
林宗弘提到,政府強硬、社會溫和時,意味沒有辦法達成任何政策改善,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對內治理愈加強硬、高壓,中國漸漸地朝政府強硬、社會溫和方向走,政府壓制性愈來愈強,縱使有零星抗爭訴求也仍屬柔和,「拿張白紙出來,其實沒有什麼攻擊性」。
他說,過去胡溫時期,很多人看好中國有所謂的「威權韌性」,也就是在威權領導下仍保持韌性吸納社會意見、改善公共服務,使民眾信任黨國,於是掌權者可以一邊改善治理也維持威權統治。中國這10年來不是走向吸納包容演化方向;相反地,則是愈來愈強硬,公共服務也在弱化中。
「中國對內強化集權、對外愈具攻擊性,這反映了內部焦慮和不安全感,這是整個政權過去10年轉變的重要因子」。林宗弘指出,習近平剛上台時,由於派系相對較弱,分析多評其為歷任領導人內最弱,可由此推估他有相當大的不安全感、焦慮感,於是致力於強化個人集權。
林宗弘剖析,為了弭平外在對於個人權力威脅,習近平對內治理採強硬態度,這套行為模式也擴及中國對外關係,「戰狼外交」為對外主基調,甚至發生中國外交官打人、海外警察抓人等事件,這都反映了習近平個人和中國政權的內部焦慮感、不安全感,「這個問題將持續地困擾習近平和這個政權。
-
澤倫斯基、習近平通電話 白宮:好事、但還難說能有意義促和
-
批反戰聲明是非顛倒 曹興誠:是習近平要戰爭不是我們
-
Global Mall新春開運大禮包 多元回饋創新高
-
習近平召開「深改會」:著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
烏、中領袖首度通話 習近平將派遣和平特使赴烏克蘭
-
地段稀缺價值 愛河灣景觀輕豪宅受寵
-
深圳日僑學校男童遇刺身亡案首度公審 大批日媒守候
-
《寶可夢》人氣卡牌組開賣!好市多湧現「暴力互毆」搶購潮
-
Apple Watch被控錶帶含致癌物質 消費者怒告蘋果公司
-
紐約24歲男子遭多名嫌犯攻擊用利器刺死 警方緝凶
-
紐時:美國有意與中國談判 北京獲喘息空間
-
數百人爭搶「300元新年紅包」 柬埔寨富商慈善活動釀踩踏事故4死5傷
-
民調:韓國戒嚴影響似消退 朝野兩黨支持率拉鋸
-
川普剛上任就想再連任?共和黨推動修憲倡議放寬總統任期限制
國際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