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1個月 一篇看懂「這30天發生了什麼?」

2022/03/24 10:0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個月,歐洲陷入後冷戰時期以來最大危機。(法新社、路透;本報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個月,歐洲陷入後冷戰時期以來最大危機,烏克蘭如何從人人看衰一舉躍身歐陸新英雄?俄羅斯這場豪賭為何一步步走向失敗?中國的尷尬立場又對該國帶來什麼影響?本報統整開戰至今一系列大小關注重點,回顧過去充滿動盪的這一個月。

這場入侵戰爭爆發前,關注中國人權議題的西方世界正以外交手段抵制北京冬奧,讓亟欲藉著大型國際賽事重振聲威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上無光,這時俄羅斯總統普廷雪中送炭,不僅親會習近平,雙方更在會晤後聯合發表聲明,中俄盟友關係達到新高點。

此時的普廷心中已盤算好進攻計畫,一待冬奧落幕,俄羅斯在同一週便對烏東發動「特種軍事作戰」,原先在邊境處集結多時的俄國官兵長驅直入,戰爭宣告爆發。

戰事爆發之初,烏克蘭未能獲得美歐勢力直接軍事援助,讓該國總統澤倫斯基一度喟嘆孤立無援,國際普遍也都不看好烏克蘭政權的存續,不過在烏克蘭全國負血頑抗下,成功將入侵的俄軍拖入泥淖,普廷「72小時亡烏計畫」淪為笑話,也為國際社會爭取到反應時間與施力槓桿。

包括北約在內的西方世界雖未直接出兵援助,但美、歐與其亞洲盟友迅速對俄實施空前制裁,並以官方或民間身分對烏克蘭提供戰略物資,就連立場微妙的德國,也打破自二戰後不向衝突地區運送武器的默契,歐洲民主陣營迎來冷戰後最團結的時刻。

在此同時,中國的尷尬立場讓當局裡外難堪,一方面必須顧及對俄盟友關係,等待時機保住這個歐洲最大盟友,另一方面,北京卻又不想因此招惹西方怒火,讓此前因人權議題而出現裂痕的中歐關係更陷寒冰。

普廷陷入烏克蘭泥淖,而他也拖了習近平一把,在美中對抗的大背景下,中國恐難保持中立路線,兩面討好的企圖,最終很可能得到兩面不是人的結果,後續變化仍待觀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