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中國對台泰農產品雙標 專家:政治目的明顯

2021/09/21 14:04

汪浩表示,中國屢屢以查到介殼蟲為藉口,但實際上只是想用貿易手段達到打擊台灣的目的。(資料照,本報合成)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國今年3月禁止我國鳳梨出口後,再度指在我國的釋迦、蓮霧等水果發現有太平洋臀粉介殼蟲,並以此為由9月20日起禁止台灣釋迦、蓮霧進口,中國8月也曾指在泰國進口的龍眼發現介殼蟲問題,但經泰國政府交涉後,不到4天又恢復進口,熟悉國際貿易跟兩岸政治的銀行家、作家汪浩表示,中國禁台灣水果進口明顯是政治問題,想用貿易手段達到干涉台灣內政的政治目的。

中國曾臨時宣布泰國出口到該國的龍眼有粉介殼蟲害問題,8月13日起暫停泰國龍眼進口,但泰國商務部與農業部與中方展開交涉,並提供出口管制與包裝場改善、增設檢測站等措施後,8月17日中國又恢復泰國龍眼進口。

我國則是從今年3月鳳梨遭中國指稱驗出介殼蟲禁止進口後,8度向中方提出對話與諮商,但都遭中國「已讀不回」,釋迦、蓮霧禁令出來後,台灣第9度循「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合作協議平台」,要求於9月30日前和我方展科科學技術對話,否則將循WTO管道解決,但仍遭中國「已讀不回」。

中國與泰國之間透過交涉,很快恢復泰國龍眼進口,台灣方也頻頻釋出善意,但卻仍未獲中國回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盼與中國交涉後,盡速恢復台灣鳳梨 釋迦 蓮霧等輸入。

汪浩指出,中國用驗出我國水果上有介殼蟲為理由,禁止我國的鳳梨、蓮霧、釋迦進口,單純是用貿易手段達成政治目的,尤其中國就佔鳳梨、蓮霧、釋迦3樣水果外銷市場的94%以上,因這3樣水果的外銷市場高度倚賴中國,「這不是正常的貿易型態」,當中國想透過貿易手段達到政治目的,如挑撥民進黨和農民間的關係等,就會先拿這3項水果開刀,他也指出,以釋迦來說,主要外銷果品的產區集中在台東,但台東為國民黨執政,且當初縣長競選時還拉前總統馬英九站台,指台東農產品外銷中國沒問題,「但現在被中國打壓,沒聽到國民黨吭聲。」汪浩也直言,隨著武漢肺炎疫情改變國際政治板塊,以及中國對也常試圖透過農產品禁進口打壓他國,如對澳洲的龍蝦、紅酒等頒布禁令,對加拿大的農產品禁止進口等,但中國本身在國際上是貿易出口出超大國,「當別的國家也對中國祭出同樣措施,長遠而言中國反會吃虧,且隨著疫情,全球產業鏈也都逐步降低對中市場的倚賴度。」

「危機就是轉機,這是台灣農業升級的好機會。」汪浩說,正如3月鳳梨禁令後,台灣積極尋找其他外銷市場,訂定鳳梨外銷管理措施、提升果品品質,台灣的外銷水果也可循此模式來提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