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掛名風波越演越烈 他們都是為了...

2014/07/16 16:00

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說明,學者對論文掛名、造假,都是為了提高「研究表現指數」。(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繼教授陳震遠、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衛福部長邱文達連續遭爆論文掛名,衛福部主管吳和生今也被檢舉,風波越滾越大。科技部次長林一平分析,學者冒風險掛名,實為「研究表現指數」(RPI),藉此升等教授與獲得經費。他呼籲教育部往後審查時不要光看研究表現指數。

林一平指出,學者在論文內容掛名、造假、或充數,都是為了提高「研究表現指數」(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較能升等為教授,或獲得更多經費。他說明,科技部現在審查研究計畫時,已不再單看研究表現指數,而會綜合各項指標。

林一平建議,教育部往後審查論文、研究計畫時,可多看各大面向,才能做出最完善的評估。據悉,許多學者常透過公式計算過去發表的論文期刊,得出加權平均值後,就能追求較高的研究表現指數,才會造就「以量取勝」的趨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