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巢泥漿生物製劑 有機農利器
王惠亮(中)與謝建元(右二)研究團隊的成果,榮獲「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記者洪定宏翻攝)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燕巢泥火山名聞遐邇,其中泥漿可培養成為生物製劑,具有抗紫外線及對化學農藥高耐受性,可以大幅降低生態被破壞、影響農民健康及蔬果農藥殘留等疑慮,技術轉移後,預定明年年中上市,幫助有機農業大躍進。
高雄師範大學燕巢校區內的泥漿,被該校生物科技系教授王惠亮與謝建元分離出「液化澱粉芽孢桿菌(YCMA1)」,經過培養成為生物製劑。
其中,王惠亮是去年「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得主,他致力研發微生物以解決農作物病蟲害及環境污染問題,八年前生科系搬到燕巢校區後,他很好奇泥漿池裡有啥微生物,開始著手研究。
王惠亮指出,外國早已有研究報告,微生物可以做為生物製劑,他深入研究燕巢校區內的泥漿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液化澱粉芽孢桿菌」可利用性最高,故與謝建元合作,經過「特殊培養基」成為生物製劑,已取得抗紫外線及對化學農藥高耐受性的兩種專利。
王惠亮強調,燕巢泥火山已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區,民眾不能取走區內任何物品,因此他與謝建元的研究素材是燕巢校區內的泥漿,不受管制。
王惠亮指出,去年經過完整的田間驗證,「液化澱粉芽孢桿菌」對柑橘瘡痂病菌及甘藍(高麗菜)黑斑病菌產生極佳防治效果,且大幅降低農藥殘留;其他蔬果的防治也有成效,但仍須完整驗證。
王惠亮表示,眾所皆知,化學農藥造成生態污染、波及農民健康及殘留等問題,農委會力推微生物製劑、性費洛蒙與天然素材等方式取代,他與謝建元研發出的「液化澱粉芽孢桿菌」屬微生物製劑,非常適合有機農業,一般農作物也可以在開花期使用,以減少農藥殘留。
王惠亮強調,有機農業標榜不使用化學農藥,但有收成差、賣相不佳等疑慮,將來使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生物製劑後,大幅解決此困擾,且成本跟一般化學農藥一樣,能幫助有機農業大躍進。
這項研究名稱為「具抗紫外線與對化學農藥高耐受性之液化澱粉芽孢桿菌YCMA1生物農藥製劑之研發」,參與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舉辦的「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競賽,經評審團三階段嚴選後勝出奪獎。
-
20部落玩有機 鎖定傳統作物
-
文青別鬼扯》「有機的迷思.總統的迷思」
-
仁武新河堤社區2.0版現身 水岸輕豪宅好靚
-
文青別鬼扯》農業強權.有G霸權
-
桃園假日農業市集今開幕 青菜5把10元
-
宜誠謙里 一重劃三商圈 全方位生活機能
-
嘉縣樂活專區牛步 綜合園區被刪250萬預算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