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部落玩有機 鎖定傳統作物

花蓮農改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並選定二十個部落作為重點輔導對象,期望穩定部落農產業發展。(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農改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並選定二十個部落作為重點輔導對象,期望穩定部落農產業發展。(記者王峻祺攝)

2015/12/22 06:00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今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蒐羅原鄉珍貴特色種原,並採有機栽培技術,目前已盤點出宜花兩縣三十三個具有農產業發展潛力部落,並選定其中二十處作為重點輔導對象,期望穩定部落一級產業發展。

花蓮農改場協助原鄉部落農產業轉型,克服育種困難與資金缺口,擬定輔導步驟,依部落個別化需求,進行「行動教室」等客製化講習,今年光復鄉邦查農場成功研究出有機栽培技術、成立共同行銷平台,鄰近港口、靜浦及新社等部落,甚至培育出有機水稻,並帶入新穎生態農法,吸引年輕人回流,重拾農耕文化。

針對紅糯米、中草藥、野菜、紅藜及雜糧等原鄉作物,農改場投入研究有機栽培技術,試圖穩定部落一級農產業發展,並進行特色作物改良及食品加工,期望配合開發出休閒旅遊等二、三級產業。

高姓紅藜農民說,由於市面紅藜銷售管道不多,只能仰賴自產自銷,未來希望透過整體行銷平台,讓紅藜重新打入穀類市場,營造成花蓮特色雜糧作物,不僅增加原民收益,也能發展成小而美的有機農業。

花蓮農改場表示,部落文化隨著傳統作物復耕後更具價值,下一波將轉型為活力產業,帶動鄰近部落一起投入,達到原鄉農產業永續發展目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