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永續二期計畫 民團批太偏觀光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十年四百億大餅誘人,針對一○五至一○八年第二期計畫,台東縣政府提出九十五件、一一○億元爭取經費,昨天舉行聽證會,則遭公民團體砲轟,質疑多個計畫沒必要或重疊,請縣府三思。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民國一百年通過,縣府在一○一至一○四年第一期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中,獲得行政院核定廿八項基金補助計畫、共獲得八.九八億元補助,第二期計畫從一○五至一○八年,預計九月送中央審議,昨天下午在縣府大禮堂舉行聽證會。
說明不到三百字 編九億經費挨批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長林義隆、執行秘書莊詠婷指出,縣府未針對現況評估,即提出多項新計畫,很大比例偏重在觀光面相,其中花東海岸至縱谷道路銜接計畫從東河泰源至延平鄉鸞山,要將農路拓寬為八米,說明不到三百字,就編列九億經費,說是為了要疏解車潮,但當地根本車流不多,也恐危及延平鄉穿山甲生態。
而台東體中至台東大學知本校區景觀道路工程道路拓寬經費高達四.八七億元,荒野也認為無必要,新園里反對養雞場設置自救會發言人巫化則質疑,這條路位在原住民傳統領域、卻未與在地居民溝通,當地也沒有車流量大到要開路。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痛批,縣府未釐清大方向,計畫互有矛盾,比如要管制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遊客量,卻又要增加鄰近富岡港的遊客量,明明現在缺的是社福方面的人力,卻又要再蓋兒少及婦女綜合福利館等五個場館,蓋好了後續人力在那裡?
曾任職偏鄉國中的陳姓教師則沉痛指出偏鄉教育落後問題嚴重,她說教育部提出四個計畫,如要開辦面山學校,推動衝浪與自行車、熱氣球,到底是搞教育還是推觀光?要編列預算買兩部中型巴士跑遍偏鄉推動數位學習,還不如落實校內的電腦課程。
縣府各局處駁「攏是為觀光」
針對拓寬兩條道路問題,建設處長吳慶榮說明,這兩條路均早已列入地方生活圈系統,也是地方提出需求。觀光旅遊處副處長王國政也說明,觀旅處僅提出七個計畫,也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地區提出不同對策。教育部分,教育處長林輝煌表示,部分計畫是針對學生多樣化學習考量,並非為發展觀光。
-
立委:經部財團法人養肥貓
-
辛亥站聯開案 地主怒罵:美河市翻版
-
戲劇人生不停歇 杏輝蓉憶記守護思緒健康狀態
-
反黑箱課綱聯盟明成立 籲續用舊版
-
《新北》催生管委會 消防局業外負擔惹議
-
解聘奇美駐館員惹議 瑞穗鄉長鬆口續聘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