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終結流浪悲歌 將設寵物安養所

2015/02/03 08:00

台北市動物之家每年收容動物超過5千隻,犬貓收容也成壓力。(記者蕭婷方攝)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台北市為終結「十二夜」悲歌,並解決動物收容所空間不足及犬隻照護問題,未來計畫開放志工家終身收養,在社區成立微型「寵物安養所」;另也將流浪貓的絕育經驗擴展到流浪狗,並訓練流浪狗當果園看守犬,開啟「生命第二春」,建立友善動物城市。

開放志工家庭 照養犬貓

動保處表示,北市過去補助動保團體一隻狗數千元的長期照護費,藉此鼓勵動保團體認養,但認養環境不一,目前正草擬推動「寵物安養所」,並非傳統機構式的安養概念,而走微型、社區化;將開放每戶志工家庭一次照養十隻以內的流浪犬貓,盼提高照護品質與認養率,但因涉及醫療與長期照護,仍須與獸醫師溝通。

比照流浪貓 實施TNVR

此外,為舒緩動物收容所空間有限的問題,動保處表示,未來北市流浪犬也將比照流浪貓,實施捕抓、結紮、施打疫苗後放回原地政策(TNVR);計畫由政府捕抓流浪犬後,將其結紮、施打疫苗,再開放部分學校、社區認養,預計三月底將有初步施行細節,五月開始試點實施。

設學校 訓練為果園看守犬

另將設置「犬貓學校」,規劃與社區大學等合作,矯治犬隻行為並進一步訓練,如訓練為果園看守犬等,讓牠們可回到社會做一些工作。

招募動保員 下週將上網公告

而為有效落實政策,動保處表示,北市未來也將設「地區義務動保員」,協助教導地方了解相關動保專業;也將招募「餵養者」,推動照護人責任制度,協助社區內流動動物餵養、動物安養所相關事宜,預計最快下週將上網公告招募。

然而,流浪犬重新回歸社區問題多,且流浪動物餵養也需制度化管理,才不會造成環境髒亂,不僅高度考驗在地居民接受度,公民素養也需長期培養。動保處強調,未來會有「公民咖啡館」,與在地區民做雙向溝通,需有高度共識才會試點實施,相關配套細節仍待討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